班主任,怎样去倾听(2)
- 日期:2011-09-01 09:12
- 来源: 学友家园
- 浏览: 次
- 字体:[大 中 小]
5.倾听学生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作为正在社会化的人,学生的每一个声音,都不单纯是纯粹自我的声音,更多的是对他人与自我关系的反映。如前面我们提到的学生要求换位,我们就要倾听一下学生与同位、与前后位的关系是否融洽、有无矛盾等。
二、班主任的倾听态度
对于许多教师而言,不是不能听,而是不愿听。要学会倾听,首先,必须具备应有的倾听态度。
1.真诚和平等。一旦班主任转向学生开始倾听,就意味着一种接纳。这首先要求班主任能以一种真诚的心态来倾听学生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诚意,是在真正地倾听自己的心声;同时班主任还要以一种平等的姿态,把学生作为一个与自己平等的鲜活的生命来看待、来接纳。这种平等不会让学生在言说时感受到班主任的高高在上、盛气凌人,而是感受到一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平等,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
2.专注和警觉。班主任倾听学生言说的时候,要专注,要仔细认真地倾听,要让学生感觉到班主任重视他(她),而不是心不在焉或敷衍。同时在专注中要包含着警觉,对来自学生的每一种声音的方向、特点和隐藏的变化趋势要时刻保持敏感,以便能捕捉学生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乃至破绽之处,并能洞察出学生的细微变化,尤其是学生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变化。
3.执著和冷静。由于 能力不同,学生的言说会呈现出多样性:头脑冷静、有条不紊的,情绪激动、时断时续的,啰里啰嗦、前言不搭后语的,混乱无序、伴随着哭泣的等。班主任要不为这些无序和混乱所扰,通过倾听从这些复杂和烦扰的声音中获得意义。这就需要班主任要有一份执著和冷静,要以冷静的头脑,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坚持不懈地进入学生心灵深处,不随意打断学生的言说,及时地了解他们的需求,以帮助他们排忧解难。
4.宽容和诚信。当我们倾听学生的声音时,还要有一颗宽容之心,善于面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尤其是一些个性强的学生的言说,善于倾听各种不同的声音,尤其是学生善意地指出班主任工作的不足时,即使一些言辞过于偏激,班主任也要能容忍并接纳。另外,倾听时还要讲究诚信,需要班主任替学生保密的,班主任一定要信守诺言,不向外张扬,否则学生会对班主任失去信任,从此缄口不言,更严重者,还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三、班主任的倾听方式
1.注意中兼听。俗话说:“偏听则暗,兼听则明。”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倾听学生的声音时,要善于倾听多方面的声音,从中仔细辨别,分出真伪,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2.追问中倾听。班主任倾听学生的声音,重在听的同时,还要学会适时追问,尤其是学生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情况下,更要凭借敏锐的感觉,适时追问,以便问出个中原委、是非曲直,帮助学生找出症结所在,并对学生的言说做出恰当的评判和引导。
3.观察中倾听。教育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言说都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不可否认有一部分学生的言说往往存有虚假的、欺骗的成分,尤其是一些违纪学生。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倾听时,“闻、问”的同时,还要学会“望”,即在倾听的同时学会察言观色,观察学生的举止行动、外貌神态,尤其要观察学生的眼神是真诚的,还是狡黠的;是理直气壮的,还是胆怯的;以及是否充满了愧疚、自责等。这样,倾听就会更富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