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在福州,我出席了由省妇联为主举办的“福建省家庭教育工作表彰大会暨家庭教育论文研讨会”。会期虽短,只有一天,但收获不少,特别是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副院长、CPEP中国家长教育研究所所长齐大辉教授的讲座给我强烈的冲击。讲座中,他有许多精彩的教育言论,现整理出来一些与各位分享:
1、国民素质从娃娃抓起,娃娃素质从家长抓起。
2、有效果比有道理更有价值。
3、同龄伙伴之间的交往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基础。
4、没有感动的教育就是无效的教育。
5、家长的行为遗传与孩子的习惯形成有直接的关系。
6、孩子的教育是不可逆的。
7、放纵孩子就是培养不良公民,就是对社会犯罪。
8、穷家要富教育,富家要穷教育。
9、人没有忍耐力就不能成器,社会就会乱。
10、让孩子对父母有“亏欠”的感觉,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
11、做教育的人要在“全景思维”,用感觉代替实际行为是教育的误区。
12、生活就是学习,读书只是一种学习。
13、做好老师是要有天赋的,一个学校有20%的人能成为好老师就相当不错了。
14、经验来自经历,体会出自体验。要让孩子充分参与生活与社会实践。
15、家长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基础。要让更多的“教育自然型家长”向“教练型家长”转变。
16、对孩子的性别教育很重要,男女就是有区别的。
17、家长避免情绪化教育子女的最好办法就是:闭上嘴,迈开腿。
18、对待孩子(学生)要多评价,少批评;多鼓励,少表扬。
19、有效的教育是:观察行为重于倾听语言。
20、培养孩子的“三复习惯”--事前口头重复,事中手头回复,事后笔头答复--是孩子将来把事做好的基础。
21、成功的家教方法就是“倒行逆施”--想骂不骂、想发火不发火;不想看报纸,看;不想陪孩子玩,陪。
22、教育孩子是:怕什么来什么,说什么有什么。
23、家庭成员之间的爱是需要说出来的,不便说就写出来。
24、学业太多,孩子就会在学习中找玩的时间,既边学边玩。
25、让孩子发生改变的三步曲:给其惊奇,促其惊醒,让其惊喜。
26、让家长改变行为习惯的五条途径:当兵、坐牢、进病房、有兴趣、为了孩子。
附:齐大辉教授简历: 齐大辉教授,现任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CPEP中国家长教育研究所所长,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华侨学院副院长,美国玛赫西管理大学教授、中国首席代表,美国美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兼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十五规划课题“和谐社区与家长教育”课题组组长,北京科学决策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朝阳区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朝阳区政府“人文奥运•和谐家庭创新教育工程”顾问,辽宁省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顾问兼辽宁省妇联“百万家长教育工程”专家组组长,银川市教育局和谐家长教育首席顾问, “银川市和谐家庭教育工程”专家组组长。 在其46年的成长历程中,国内度过了28年,香港4年,美国14年,现旅居美国。先后从事过机械工程师、政府公务员、原外经贸部驻香港国际贸易官员、美国MBP律师行中国事务顾问、美中两所大学教授等多种职业。曾先后担任原国家经贸委世界500强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信息产业认证办公室高级顾问,上海信息培训协会高级顾问,中国青少年预防犯罪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华名人协会副秘书长等社会职务;大连、沈阳、哈尔滨、大庆等市政府顾问,多家企业顾问及一家上市公司独立董事。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