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我女儿“一模”成绩不理想,分数掉到了一本以下,因此产生焦虑情绪。孩子说,她进入高三后,决心很大,每天不仅要完成老师安排的学习内容和作业,还要完成自己制订的复习计划。刚开始效果明显,学习成绩进步显著。可是,近一个月来,她发现压力越来越大,复习计划经常被搁置,答题速度也比别人慢,做其他城区的模拟试题也感觉越来越不顺手。尽管她仍努力抓紧时间学习,却越学越没信心,老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容易分神,虽然整天忙忙碌碌,学习效率却在下降。距高考只有不到20天了,如果女儿继续这样的状态,成绩肯定不理想。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知道用什么办法能帮女儿度过难关。
分析
不少考生在四五月份会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就是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效率上不去,甚至下降,头脑昏昏沉沉的。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就是人们常说的高考复习的高原期,这并不意味着考生学习不能进步了,只是在高考复习过程中暂时出现的一种现象,只要调整好了,就会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产生高考复习高原期的原因因人而异,但总的来说有三个重要原因:
第一,一部分考生在高三下学期开始进入冲刺阶段,冲得太猛,挑灯夜战,夜以继日地复习,导致生理和心理疲劳。人在这种状态下会出现一种大脑功能下降的状态,即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成绩下降,感觉力不从心,学习上止步不前,甚至倒退。
第二,考生的学习方法不适应学习内容需要。高考前的几个月,老师带着考生进行第二轮复习,主要是将各科的知识要点复习一遍。到了四五月份,复习主要是以建立知识体系为主,很多考生在这个时段里思维方式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还是以上学期复习知识点的方式去对待,因而会产生各种不适应,感觉力不从心,效率下降。
第三,高考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大多数考生全身心投入复习,内务不整理,有的可能凌晨一两点还在看书,相互之间也难得交流,老师也可能只关注那些特别拔尖的考生,其他考生容易产生失落甚至冷漠感,也是影响考生心情的外部因素。
建议
在临近高考的这段日子里,父母除了在生活和饮食上关心孩子,更重要的是倾听孩子的心声,观察孩子情绪的变化,在学习上多鼓励孩子,帮助孩子调整好心态,督促孩子制订可行的复习计划,尽快调整生物钟,以饱满的热情冲刺高考。
1.父母要心平气和
家长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的弱点,衡量自己孩子在班级所处的位置,与孩子一起制订或调整学习计划,规划作息,保持情绪的稳定。家长即使心急如焚,对孩子的期望较高,外表也要表现出沉着冷静,不妨学做一只暖水瓶,内热外凉,以平常心去看待高考,想办法为孩子适度减压。家长要帮助孩子冷静平和地对待高考,告诉孩子不要太在意自己的状态,也不要暗示自己一定要考上什么大学,只要尽最大努力就行了。
2.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家长如果能够无条件尊重孩子,接纳孩子的现状,孩子就会有足够的安全感,也将促使孩子以更平和的心态投入复习和应考。当然现在孩子普遍很难与家长沟通,如果孩子不愿意交流或者家长不善于与孩子沟通,也可以尝试使用肢体语言或书信,适时拍拍肩膀、送去深情的眼神,真诚表达“只要尽力就行了”。当孩子真切感受到父母的关爱、理解和支持后,焦躁的情绪自然会缓解,自信心增强,高考中也将会有更好的表现。
3.监督孩子落实复习计划
高考冲刺阶段,家长最好让孩子养成做事有计划的习惯,尤其是每天要复习语、数、外、文(理)综等多门功课。当孩子望着一大堆复习资料和需要记忆的知识点一筹莫展,甚至为自己的成绩总也上不去而感到焦虑或失眠时,家长要提醒孩子不要乱了阵脚。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