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句容市天王中心小学 孔庆友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希望,能给家长带来无限欢乐,每一个家长都会用心呵护自己的孩子。但是好的教育方式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过分的溺爱会使他们养成自私、蛮横、心胸狭隘的性格。一个合格的家长,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为性格健全的人。
一、多与孩子沟通、交流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变的越来越快,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时间对我们来说显得很少。你可能因为工作繁忙,应酬较多而长期没能与孩子说上一句话,或许连答应孩子参加家长会的事也没能实现。作为家长你没能体会到自己已经失职。即使你工作再忙,每天应该留些时间和孩子说说话,了解他的学习、生活。到家后,能相互问好,分别时互道再见。放下你作为长辈的尊严,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多聆听孩子的声音。交流的过程中,他会说出自己的喜怒哀乐,便于你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及时帮助他解决一些困惑的问题。
你要愿意做孩子的听众,要有耐心。我每天都花10—15分钟和孩子说说他们班上的事,无论是关于他自己还是班上其他同学,喜事也好坏事也好,不光是说还要议。交流我们各自的看法,辩一辩谁对谁错,让孩子有正确的是非观念。
二、给孩子表达自己意思的机会
在家庭中,家长要有民主作风,不能凡事我说了算。尤其是学习上的事,一定多征求孩子的意见。语言的产生把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强,对发展他的智力有很大的帮助。社会是一个大家庭,孩子长大以后将融入这个大家庭,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必须学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所以,作为家长多为孩子创造表达自己思想意图的机会。
孩子不仅能面对自己熟悉的人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即使与陌生人在一起也要口齿伶俐。为了做到这点,我应该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让他面对不同的群体敢于大声说话,主动与人交流,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享受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防止他们形成孤僻的性格。
在孩子说话的时候不要去打断他,有的家长喜欢批评孩子,小孩就要辩解,家长会说:你不要强调理由。这样是不可取的,往往抹杀了孩子倾诉的权利,会产生隔阂。我与孩子一起时,他要说话,都是等他说完我再说。不过,平时我也要求他不要与人抢着说话,等别人说完你再说。这样,既显得有礼貌,又能让别人听清你要表达的意思。要是抢着说别人会听不清你说什么。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爱好
兴趣是一个人对客体的选择性态度,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需要有生理方面的和心理方面的,当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产生情绪的快感,这种选择性态度称作为兴趣。积极的兴趣能丰富人的知识,开发智力,广泛而稳定的兴趣,能开阔眼界,使人知识丰富。长期稳定的兴趣,能促使人勇于探索,深入思维爆发出创造性的智慧。兴趣对孩子的学习更为重要。孩子的理想、信念尚未形成,因而学习的动力,多靠已形成的兴趣左右。
孩子有广泛的兴趣,能够使他在不愉快时暂时忘记烦恼;同时为他能与别人交往提供更多的机会。我们常说,兴趣相同的人在一起话自然多些。孩子有了多方面兴趣,自然能够结识更多的人,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使他知道与不同性格的人如何相处,辨别不同性格的优劣,逐步完善自己的个性。
四、参与孩子的活动
教育孩子不一定要讲大道理,我们常说育人之事无大小,可以从小事入手,用身边的事教育孩子。在与孩子一起活动时,要放下架子,作为他的伙伴、一个合作者的身份参加,有时可能还有其他孩子。在活动过程中,能够了解自己孩子的真实面孔,发现他与人相处时的态度。在与人发生矛盾时是如何化解。对于孩子错误之处,要正确引导,让他学会宽容、有爱心;学会明辨是非,敢于承认自己的过错,做事要有责任心。与孩子活动可以一起进行体育锻炼,或者找些周围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