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长 > 家有考生 > 正文

教育孩子的原则:父母做对了 孩子才优秀

  • 日期:2011-09-19 09:39
  • 来源: 快乐学习
  • 浏览:
  • 字体:[ ]

  无用的表扬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表扬,滥用或错误地“表扬”孩子。你是否用以下的方式“表扬”过孩子:

  1.无知型“表扬”

  当孩子和人打架时“表扬”孩子,“老子英雄儿好汉,多有英雄气概”;当孩子撒谎时“表扬”孩子,“这么小就这么有谋略,前程不可限量”;当孩子贪小便宜时“表扬”孩子,“我儿子不吃亏,顾家”;当孩子没有礼貌时“表扬”孩子,“看我的孩子多cool”;当孩子阴沉少语时“表扬”孩子,“看我的孩子多成熟”……

  无知的“表扬”让孩子以错为对,可能建立错误的生活和学习观念,为未来孩子出问题埋下隐患。

  2.炫耀型“表扬”

  这类家长常常对孩子说,“孩子,你太聪明了”,“你真是个天才”,“我家那孩子是个神童”……

  炫耀的“表扬”让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水平,起初孩子趾高气扬,觉得自己真的不错,一旦经历真实社会后,发现自己根本“不是那回事”时,就会气馁、退缩、逃避甚至厌世……

  3.忽悠型“表扬”

  最具代表的是中国家长耳熟能详的三个字“你真棒”,与此类似的还有“你真乖”、“你真聪明”……

  这根本不是表扬,如果是事实应该被称为“赞美”,如果不是事实应该被称为“忽悠”。在“你真棒”环境下生活,一类孩子认为自己很棒,因而“不可一世”,等发现自己不棒的时候,心理会出现问题。

  不具体、不定量的表扬对孩子有害无益!

  正确的表扬

  正确的表扬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家长对孩子表扬时说的话;第二部分,孩子听了家长表扬后对自己说的话。

  请家长记住正确的表扬流程:表述孩子的行为+说出行为的结果+ 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感谢。

  这个流程的目的是让孩子对自己“说话”——让孩子因为父母正确的表扬得出努力被认同、行为被称赞的结论,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和肯定,孩子因此积累进步的勇气和决心,增加自信。

  比如,孩子在家里第一次扫地了,你不能一见面就和孩子说:“你真棒!”孩子可能吓一跳!自己对自己说:“我怎么棒了?哦,可能是我扫地了。”孩子非常高兴。这样做的结果是:第一,孩子扫地并不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一定程度上是他的责任,这样的“表扬”会越来越没价值;第二,孩子真的认为自己“很棒”,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为日后生活埋下隐患;第三,孩子可能会对“表扬”产生依赖,不表扬就不努力了!

  看到孩子第一次扫地时,先描述行为“宝贝扫地了”,再说出这个行为造成的结果“扫得这么干净”、“妈妈不用扫了”或者“地板原来很脏的”,然后表达感受和感谢“妈妈谢谢你”。这样的话,孩子知道你为什么表扬他,感觉被认同,他心里和自己说:“妈妈这么认同我,我付出是应该的,下次还要扫地。”

  只有真正的表扬才能激励孩子进步,不过尽管如此,表扬也要适度,要少用。孩子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每天都在学习,表扬多了,一来孩子可能对表扬产生依赖,为表扬而做事,本末倒置,二来,孩子可能觉得被忽悠,觉得表扬“不值钱”,对表扬产生了免疫力。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