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计算机本科毕业的傅弘赢,不要求女儿上大学、拿文凭,只希望女儿自由。现在,两个朋友也把孩子托给他教育,他还计划再多收几个孩子。
在家学点啥
从《论语》到《大学》
传统文化是教学主要内容
“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敞亮的客厅里,傅弘赢和女儿Apple及朋友的孩子大禹和溶溶齐坐在桌旁,大声诵读着《大学》。
傅弘赢用的教材不是学校刻板的教科书,而是以《论语》、《大学》等儒家经典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书籍。
每天早晨,孩子们都可以睡到自然醒。晨练和早饭后就开始一小时左右的古文诵读。“诵读是一种手段,帮助孩子们静心,使智慧得到升华。”傅弘赢很重视诵读。
溶溶的父亲在国外工作过,英语口语很棒,他来教孩子们英语。小学数学和语文就交给孩子们自学,他们要背诵语文课文、做数学课本后的练习题。
下午,基本上全是孩子们玩的时间,轮滑、滑板是他们的最爱。晚饭后,傅弘赢会时不时地放电影给孩子们看。
现实中的任何事都是教学资源
傅弘赢说:“孩子们一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玩和互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任何事,都可以成为教学的资源。”
大禹印象最深刻的,是一次由他们三个独立完成的公交线路调查。
孩子们倒了好几次车,终于找到了公交车的起点,坐完全程后,他们还仔细地手绘出了站点路线图。
但是他们还必须按照傅弘赢的要求,在公交车上以全车人都能听到的音量,每人唱一首歌,这对内向腼腆的大禹是个不小的挑战。最终,在溶溶的带领下,大禹顺利完成了任务。
“目的是锻炼他们在人前的胆量,增加他们对自己的肯定。”傅弘赢说。
为啥在家学
学校作业太多,女儿说:“爸爸,我不想上学了”
傅弘赢在家教孩子的念头源于正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的一句话。
“有一天,孩子突然跟我说,她不想去上学了。”傅弘赢说,女儿提出这种要求,自己一点也不吃惊。因为自从女儿上小学后,老师就经常找傅弘赢谈话。
Apple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强、速度快,老师上课讲的东西听明白之后,她就不愿意听下去了。“老师讲的我幼儿园都学过了。”她说。
“开始是找同学说话,后来是钻到桌子底下自己玩,反正就是不看黑板。”傅弘赢试着和老师商量:既然孩子都会了,能不能让她上课干别的?可得到的答案都是否定。
学校布置的作业太多,女儿写作业的速度又比较慢。“作业都是重复性的,每天还要做到晚上11点多。孩子的手指头都因为拿笔挤扁了。”心疼女儿,傅弘赢就常常模仿她的字迹,替她写作业。忍无可忍,傅弘赢终于下定了决心:让女儿回家。妻子很支持他:“我们只有一个孩子,不想她在学校被耽误了。”
这不是Apple第一次从学校回家,她在三年级时就曾在家学习过一段时间。那一次,也是Apple主动向傅弘赢提出的要求,理由同样是“作业太多”。可是,在家学习了不到一年,Apple就要求回学校了,“她说太孤独。”
“所以这次她再提出要回家时,我们反复询问她是否确定。”傅弘赢说,当时Apple回答的是“我能自己承受孤独”。
学习啥效果
在学校四五个月学的东西,在家一个月就会
傅弘赢没有固定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没有规定必须完成的学习内容,更没有限制休息和玩的时间,一切全凭Apple的意愿。“她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自学。”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