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长 > 家长学堂 > 正文

孩子起床磨蹭怎么办?

  • 日期:2010-03-13 19:51
  • 来源: 教育网
  • 浏览:
  • 字体:[ ]
 >

        假期里,舟车劳顿,应酬也多,我们的作息时间真是乱七八糟,晚睡晚起。长长的假期后,我们都还是放假的心情(holiday mood)。大人和孩子都一样。星期一孩子们就要上学了,这几天在调整她们的作息时间。于是,我发现闹钟真是我们的好朋友,还有一样,我竟是“妈妈牌”大闹钟!  >



       孩子们以前在上学的时候,早上是8点半上课,时间比较富裕,可以很从容地起床吃早餐然后出门。现在的学校老师要求七点半到校,我能做的事是学孟母,尽量把家搬到离学校比较近的地方,但每天早上出门前仍然像打仗一样紧张。于是,我这个“妈妈牌”闹钟就很必要了。>

 

       我常常想,如果我生的是男孩就好了,那我就可以躺在床上,指示孩子的爸爸叫孩子起床,然后还可以说:“孩子,要像爸爸一样哦,长大了好好照顾你的太太,努力工作,让女人过舒服的日子。”可是,我的两个孩子都是女儿,所以做妈妈的只好以身作则了。>

     我总不能躺在床上叫“女儿们,起来啦,时候不早啦”,那太没有说服力了。所以不管每天晚上几点休息,早上我一定要在孩子的闹钟响起来之前起床。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帮她们穿衣服;孩子长大后,尽量让她们自己穿衣,我会坐在饭桌前等她们吃早餐。看她们东倒西歪、衣冠不整地从房间里出来,没精打采地应付着早餐,心里是又好笑又心疼。做妈妈的有时候要装小丑搞气氛,让她们精神起来;有时候又要拿出威严来,像大将军一样指挥她们这样那样;更多的时候,妈妈是在给她们报时,还有20分钟、10分钟、好,出门啦…… 有几次,我要搭早班飞机出差,我就让女儿们做我的闹钟,她们会学我的样子,为我报时,然后叽叽咕咕地笑,她们也就能明白妈妈上午万一着急催她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了,我也能体会被人催促多了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了。我特别喜欢这种角色互换的游戏,对增进亲子的理解很有帮助呢。总之,吃早餐的时间是我们聊天交流,准备一天开始的美好时光。  >



      Nini有一天告诉我她希望有一个闹钟,响了以后会自己躲起来,使人不得不跳下床去追它才能将它弄停,这样就可以避免闹钟响了伸手把它关掉再睡的问题了。我说妈妈就是这样的一个闹钟呀!  >



      事实上,爸爸妈妈牌闹钟还真的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自动失灵,让孩子们自己对自己负责。>

      今天上午,和山西人民广播电台的爸爸妈妈们交流,有一个爸爸就为他15岁上初中的儿子每天上午不会自己起床而烦恼。我答应在这里给他说得详细一点。我觉得原因是孩子已经太依赖爸爸这只用了15年的老闹钟了,所以,当孩子的机器闹钟响了之后,他根本不必理会,因为他明白也习惯了爸爸在最后关头(起床出门刚好可以不迟到的那个点),他的爸爸不会致他于不顾,一定会把他从被窝里拉出来,再唠唠叨叨地送他出门。所以他的机器闹钟不过是摆设,爸爸牌闹钟才是真正的闹钟。我给那位爸爸的建议是,首先,让孩子的机器闹钟闹的时间向后调到他非起床不可的那个时间,也就是平时爸爸怒不可遏地拉他起床的那个钟点,不给孩子拖拉的机会。我们常常会把闹钟闹在该起床的钟点早一些,本是希望给自己预留一点充裕的时间,但是我们的惰性和小聪明告诉我们:这个时间离不得不起床的时间还有一段距离,关了闹钟再睡一会儿吧。>

 

      其次,爸爸牌闹钟用了十几年可以试试看间歇性失灵,然后也应该退休了。当然,在此之前,应该先和孩子预先说一下,相信孩子长大了,能照顾好自己了,明天我就不叫你起床,或者在孩子该起床之前,你有事要先出门去。这些和交待的目的是避免孩子万一迟到不会对父母产生埋怨。慢慢让孩子形成一种好习惯。听众爸爸说,有一次他没有叫孩子起床,结果孩子迟到了,老师打电话,连他都说了一顿。这也是我们做父母的一种担心,舍不得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但是,我们还是要让孩子们明白每一个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要承担后果。好习惯的养成是父母给孩子一生的好礼物,越早帮助孩子越有好处,孩子也越容易适应。>

 

      爸爸妈妈牌闹钟退休时间最好是孩子十岁以前,采取渐退方式,给孩子一个适应的过程。爸爸妈妈的爱、宽容和信任有助孩子缩短这个适应过渡期。>

 >

 >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