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杯中放铜丝40克和水120毫升,加入浓硫酸46毫升,加热至70~80℃,再分10次加入浓硝酸共11毫升。反应时有氮的氧化物放出,故实验应在通风处进行。如发现铜丝上有较多的结晶附着,添加水10~20毫升使之溶解。反应停止后,趁热过滤,滤液冷却时即有结晶析出。滤出结晶并用少量水洗涤,再摊开晾干,即得CuSO
4·5H
2O的粗制品。
说明:(1)用铜和稀硝酸制取NO后的废液是硝酸铜溶液。向此溶液中投入过量的铜丝并加热至70~80℃,再小心加入少量浓硫酸,即起如下的反应:
当气体发生减慢时,再加入浓硫酸,直到加入硫酸时不再有 NO 放出为止。趁热过滤,滤液即为 CuSO
4溶液,将溶液蒸发、浓缩,再冷却即析出CuSO
4·5H
2O结晶。
(2)将铜丝放在氧化焰中灼烧,使表面生成相当厚的氧化层,然后浸入热的稀硫酸中,反复进行上述操作,亦可制得硫酸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