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点击:1232
原子结构的秘密被人们初步揭开以后, 不少科学家都在考虑这样一个问题: 元素的原子结构同它在周期表里的座位有没有什么关系? 一位年轻的英国物理学家莫斯莱, 首先在这个问题上做...
来源:互联网 点击:248
在门捷列夫那宽大的写字台的玻璃板下面, 放着一张写满了化学元素符号的表.这就是他的法宝, 是他经过多年辛勤劳动得到的一个既能总结过去, 又能预示将来的法宝——元素周期表. ...
来源:互联网 点击:71
一场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 工业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对生产原料产生更深刻的认识.而纺织工业的发展又促使人们去研究染料, 研究酸碱, 因而向化学领域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
来源:互联网 点击:317
贝采利乌斯是瑞典著名化学家.他一生中发现了硒、钍等化学元素, 并测定了43 种元素的原子量, 提出了现代原子符号, 并且第一次排列了当时已经知道的元素的原子量表. 在距斯德...
来源:互联网 点击:174
近代中国借助西人传播科技知识,无疑是必要的。但是,又不应完全依赖西人,而应及早培养本国人才并逐渐加以取代,否则就难以有效发展本国的科技事业。例如明末西方传教士传入中...
来源:互联网 点击:353
这是中国近代引进西方科学技术过程的又一个问题。早期的引进多属实用化学知识,而缺乏理论;中后期的引进又多属理论书本知识,而缺乏实验技术;更未能有效地同生产需要相结合,...
来源:互联网 点击:195
中国近代传播西方化学的过程带有着很大的自发性。尽管在封建统治阶级的上层甚至有的帝王本人也支持西学,乐于引进西方科学技术,然而却始终未能构成一种国策,形成为整个社会的...
来源:互联网 点击:279
中国在引进、传播和形成自身的近代化学科学方面,虽然取得了相当的进展,然而同起步相近的日本相比,却表现出明显的缓慢性。例如从化学发展的水平看,从 19世纪末期中国和日本相...
来源:互联网 点击:177
这是从20世纪初到30年代的一段时期。近代化学的传播已经从过去的启蒙和普及阶段进入到学术活动阶段。主要标志如下:第一,已经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化学人才。当时派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