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治理环境的优势
- 日期:2009-09-18 08:55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次
- 字体:[大 中 小]
化学之所以能够具有治理环境的职能,主要由于化学能够认识环境物质的化学组成和迁移规律,及其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化学污染效应,从而能够使污染物的分子发生化学转化,进行“无害化”的处理。这是其它学科所难以做到的。例如可以把致癌的多环烃等碳氢物转化为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水,把剧毒的氰化物在高压处理后可以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氮气,以至把有害的加工工艺改造成“无害工艺”,例如“干法造纸”、“酶法脱毛”和“无排放镀铬”等。此外,化学在治理环境方面具有更高一筹的是,不仅能够使有害物质无害化,而且还能使有害物质有利化,变害为利,以至变废为宝。例如过去的石油只能用来提取煤油,而把汽油和重油当成废物或害物扔掉。但是随后由于“内燃机”的出现和化学的有效加工,而使汽油一跃成为宝贵燃料,并使重油成为制取柴油、润滑油、沥青和石腊以及裂化汽油的宝贵原料。此外,过去放空或白白烧掉的炼油废气,经过化学处现后可以转化成塑料、纤维、橡胶等各种有用物品。
因此,从化学转化的观点来说,一切物质都是有用的,一切“害物”或“废物”都可转化为无害的有用物质,从而能够在改善了环境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可以看出,化学在治理环境中具有其它学科所难以起到的独一无二的作用。化学在治理环境方面还能进一步从宏观到微观,精细考察污染物的存在状态、内在结构及其环境效应,揭示污染过程的机理和规律,为环境治理提供理论依据。例如以物质的存在状态与污染的关系为例,液态汞被人吞服少量尚不会致死,而气态汞被人吸入少量则立即致死;无机汞侵入人体后易于排除,不积于体内,有机汞侵入人体后难于排除,积于体内,并可导致“水俣病”致死。又如揭示物质构造与污染效应的关系,以亚硝基衍生物为例,二甲基亚硝胺是强致癌物,而二苯基亚硝胺却是非致癌物,且随着亚硝胺衍生物的两个烷基链的增长而使致癌性逐渐减弱。特别使人感兴趣的是,分子结构对称的亚硝胺易引起肝癌,而不对称的亚硝胺易引起食管癌,表现出不同的物质结构对不同器官具有着不同的亲合性。显然,对于这些微观的污染机理的揭示,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治理措施,也是化学治理环境的独特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