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的研究
- 日期:2009-09-11 08:59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次
- 字体:[大 中 小]
该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改变高温、高压,以达到在较温和条件下合成氨。这是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课题,其中包括合成机理等基础理论问题。戴安邦亲自参加调研,动手实验,在1973年全国固氮会议上,从实验和理论上指出,当时在国际上流行的“铁催化剂为电子授受体(EDA)”的概念不恰当,并提出α—铁原子组成的中心在起着主要作用的看法。他与同事们对氮、氢及所研究的金属钾—活性炭—铁类催化剂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终于在1975年提出了含成氨催化剂活化氮中心的七铁原子簇模型,受到同行的赞许。关于固氮酶活性中心,他分析了固氮酶对各种底物的催化性质后,提出了与当时流行的单一钼中心相悖的见解。他认为固氮酶应具有双活性中心,即钼是活化分子氮的中心,铁是还原中心,固氮功能是通过双中心活化来完成的。该成果“化学模似生物固氮”荣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