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 > 化学百科 > 正文

充分而正确地运用变式和对比

  • 日期:2009-07-25 07:45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心理学认为,是否充分而正确地提供概念所包括的事物的变式,对于能否正确掌握概念有显著的影响。不充分或不正确的变式,会引起两种错误:不合理地缩小概念或不合理地扩大概念。①如果在概念的内涵中不仅包括事物的本质特性,还包括事物的非本质特性,就会不合理地缩小了概念。例如,学生往往认为BaSO4、AgCl不是强电解质,因为他们把BaSO4、AgCl难溶于水的特性(非本质特性)包括到强电解质概念的内涵中去了。消除这种错误的有效措施,是多提供包括非本质特性的变式。
     例如,讲到强电解质概念时,可以提出:“浓硫酸是强电解质,稀硫酸是弱电解质”,“CaSO4微溶于水,所以不是强电解质”,“高锰酸钾溶液是紫色,所以不是强电解质”等说法,问学生对不对?为什么?通过这些不同角度的变式,使学生理解溶液的浓度、溶解性、物质的颜色等都是非本质特性,所以不能据此判断电解质的强弱。如果在概念的内涵中包括的不是事物的本质特性,而是其它特性,这样,就有可能不合理地扩大概念。例如,学生往往把SO2看做非极性分子,而 SO2和CO2化学式相似,且都是酸性氧化物,所以误认为SO2是非极性分子。这就是在非极性分子概念的内涵中没有包括它们的本质特性(电荷的空间分布对称)的结果。消除这类错误的措施,是多提供具有本质特性的变式。
     例如,对于多原子分子中非极性分子的概念,教师应该通过3原子分子(CO2、CS2)、4原子分子(BF3、BCl3)、5原子分子(CH4、CCl4)等各种例子的变式,说明它们的电荷的空间分布是对称的,从而突出它的本质特性。对比是变式的一种形式,它有助于鲜明地突出本质特性,为了要使学生了解概念的含义是什么,同时可以用它不是什么加以对比,特别是对于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不仅要了解它有什么特征,而且要了解它没有什么特征,而这些特征又是其它概念的主要特征,这种情况运用对比,更为奏效。例如,硝基化合物的主要特征是由硝基直接和碳原子结合,而没有通过氧原子跟碳原子相连的特征,后者则是硝酸酯的主要特征,因此不能笼统地把分子中含有-NO2基团的所有化合物,都称之为硝基化合物。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