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初中语文 | 七、八、九年级下册古诗文知识梳理!

  • 日期:2019-05-09 11:02
  • 来源: 香涛书院
  • 浏览:
  • 字体:[ ]

 

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知识梳理


 

《孙权劝学》

 

 

 

一、重点字词

1、当涂:当道,当权。

2、辞:推托

3、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诗》《书》《礼》《春秋》等书。

4、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5、邪:通“耶”,语气词。

6、但:只,只是

7、见往事:了解历史。见,见解,见识;往事,指历史。

8、及:到,等到。

9、今者:如今,现在

10、才略:才干和谋略。

11、更:重新。

12、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擦拭。
13、见事:知晓事情。

                   

、问题探究

 

1、本文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请你谈谈学习的体会。

 

例:①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通过孙权的劝学,他勤奋学习,最后成了一名儒将。所表现出的才能令人刮目相待。我们如果能像吕蒙一样,抓紧时间,发奋学习,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到时候老师可要对同学们刮目相看,我们的同学也不会是吴下阿蒙。

 

②吕蒙知不足而后弥补,最终大有长进。这说明:“学习,无论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③孙权是个善用人才的明君。

④读书能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

 

2、课文怎样表现吕蒙的学习效果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论议来表现的。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通过孙权的劝学,他勤奋学习,最后成了一名儒将。所表现出的才能令人刮目相待。我们如果能像吕蒙一样,抓紧时间,发奋学习,将来也一定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到时候老师可要对同学们刮目相看,我们的同学也不会是吴下阿蒙。

 

3、孙权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⑴交代吕蒙的身份“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说明学习的必要性。

 

⑵用限止语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来克服吕蒙畏难的心理。

 

⑶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指出其可行性。

 

 

《木兰诗》

 

 

一、重点字词

1.当户织:对着门织布。

 

2.唯:只。

军帖:军中的文告。

 

3.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军书,征兵的名册。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下文的“十年”“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4.爷:和下文的“阿爷”同,都指父亲。

 

5.愿为市鞍马: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为,为了。市,买。

 

6.万里赴戎机:远行万里,投身战事。戎机,战事。

 

7.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的关塞山岭。度,越过。

 

8.策勋十二转:级最大的功。策勋,记功。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

 

9.赏赐千百强:赏赐很多的财物。强,有余。

 

10.不用:不愿做。28.愿驰千里足:希望驰骋千里马。31.红妆: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11.帖花黄:帖,通“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1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动弹。迷离,眯着眼。

 

1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傍,靠近、临近。走,跑。

 

二、重点句子翻译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花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照着铠甲。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为国捐躯(生存无几),将军和壮士(木兰)戎马十年胜利归来。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给木兰)记很大的功,赏赐很多财物。

 

E、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木兰当着窗户,对着镜子,先理云鬓,后贴花黄。

 

F、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雌雄双兔一起并排在地上跑,怎么能分辨出是雄是雌呢?

 

三、问题探究

 

1.读完此诗,你觉得我们应向木兰学习哪些精神品质?

 

本诗通过对木兰代父从军,沙场征战和辞官还乡的叙述,塑造了木兰勤劳善良、坚毅勇敢、机智谨慎、淳厚质朴、热爱祖国、不慕荣利、深明大义、热爱和平的巾帼英雄形象。

 

2.全诗详略得当,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答:对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辞官和还乡都写得比较详,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略。这是因为诗的中心在于颂扬木兰勇于献身、不图荣华富贵的高尚情操以及热爱和平生活的精神。

 

 

《卖油翁》

 

 

一、重点字词

1、公:对男子的尊称。善射:擅长射箭。善,擅长。自矜:自夸

 

2、尝:曾经  释担:放下担子。释 ,放下。

 

3、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4、但微颔之:只是对此微微点头(意思是略微表示赞许)。但,只。颔,点头。之,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5、无他:没有别的奥秘。

 

6、但手熟尔: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熟,熟练。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7、 忿然:气愤的样子。然,表示“……”的样子。

 

8、尔安敢轻吾射 安,怎么。轻,看轻、轻视。

 

9、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以:凭、靠。之,指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10、徐以杓酌油沥之。徐,慢慢地  “杓”通“勺”,勺子  沥之,滴入(葫芦)。沥,下滴。之,指油。

 

11、遣之 :让他走。遣,打发。

 

二、问题探究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熟能生巧,同时说明了艺无止境,告诫人们几时有了长处也不能过分骄傲。

 

2、高超的箭法真的能等同于往壶里倒油吗?好箭法真的只是手熟吗?

 

答:不能。以常识来看,从钱孔中注油入葫芦,不沾钱孔,确实是手熟之技;但与高超的箭法是不能对等的。练成此箭法不仅仅靠“手熟”二字,还要有过人的意志、超常的悟性、良好的天赋等因素。

 

3、你是否觉得阅读时的“质疑”也很有意思?

 

阅读时的质疑当然有意思。如读完故事我们会问到: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呢?——把自己的长处看成一种战胜困难的优势而不是宣扬的资本,学习卖油翁的谦虚和自信;对别人的长处,要取长补短,力戒陈尧咨的恃才傲物。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

 

 

(一)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参考译文】

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阅读赏析】

1.诗中写了那些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全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3.“独”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或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岸人格,或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追求。说说诗中“独”字好在哪里?

                           

 

(二)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参考译文】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阅读赏析】

1.诗歌首句中的“暗”字有何妙处?全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2.触发诗人故园之恋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简单作一下分析。

                         

 

(三)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参考译文】

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在马上与你相遇无纸笔,请告家人说我平安无恙。

 

【阅读赏析】

1.“双袖龙钟泪不干”中的“龙种”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

                         

 

2.本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参考译文】

春天不久就将归去,花草树木想方设法挽留春天,一是争奇斗艳,人间万紫千红。可怜杨花榆钱,没有艳丽姿色,只知漫天飞舞,好似片片雪花。

 

【阅读赏析】

1.一、二句写出了晚春景致怎样的特点?

                          

 

2.诗的三、四两句意蕴深刻,为历代传诵。请对这两句诗作赏析。

                          

 

3.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参考答案

 

(一)

1.幽篁、深林、明月   月夜山林清新幽静的意境

 

2.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3.“独”是“独自”的意思,诗人独自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这一系列高雅的动作,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愉悦的心境。

 

(二)

1.(1)一个“暗”字,一方面表达了喧嚣过后平静夜嘹亮笛声传来的突然性,像是悄然而无痕迹的;另一方面照应了“谁家”,让人产生无限遐想。(2)游子思乡之苦。

 

2.古人离别常折柳枝相赠,表依依不舍之意。《折柳》既实指曲名,又代表一种风俗,一种情绪,《折杨柳》这支汉乐府古曲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诗人借笛中吹奏的《折杨柳》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三)

1.“ 龙钟”在这里是沾湿的意思,它形象的描绘了诗人对亲人无限眷念而情不自禁流泪的神态。

 

2.表达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四)

1.草木留春,万紫千红

 

2.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

 

3.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语文八年级下册重点文言文知识梳理

 

《桃花源记》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一般词语:
1.缘:沿着,顺着。

2.夹岸:两岸。夹,在两旁。

3.数:几。

4.芳:香花。

5.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英,花。

 

6.缤纷:繁多样子。

7.复:再。

8.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9.才:仅。

10.平旷:平坦开阔。

 

11.俨然:整齐的样子。

12.属:类。

13.阡陌:田间小路。

14.悉、咸:全,都。

15.黄发:指老人。

 

16.垂髫:指小孩。

17.怡然:形容喜悦。

18.乃:竟然。

19.具:详细。

20.问讯:打听消息。

 

21.云:说。

22.叹惋:感叹惊讶。惋,惊讶,惊奇。

23.延:邀请。

24.语(yù):告诉。

25.扶:沿,顺着。

 

26.向:从前,旧的。

27.及:到。

28.诣:到。

29.遣:派。

30.欣然:高兴的样子。

 

31.规:计划。

32.果:实现。

 

一词多义:
1.中:①年间。(晋太元中)②中间。(中无杂树)

 

2.志:①标记。(寻向所志)②做标记。(处处志之)

 

3.为:①(wéi)作为(武陵人捕鱼为业)②(wèi)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

 

4.寻:①寻找。(寻向所志)②随即,不久。(寻病终)

 

5.闻:①听说。(村中闻有此人)②听到的事情。(具言所闻)

 

6.舍:①(shě)舍弃,放下。(便舍船)②(shè)房舍。(屋舍俨然)

 

7.作:①劳作。(其中往来种作)②做。(设酒杀鸡作食)

 

古今异义:
1.鲜美    古:鲜艳美丽。今:食物味道好。

 

2.开朗    古: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乐观,畅快,不阴郁低沉。

 

3.交通    古:交错相通。今: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4.妻子    古:妻子儿女。今:男子的配偶。

 

5.绝境    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6.无论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今: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相同。

 

7.如此    古:像这样。今:这样。

 

8.不足    古:不值得。今:不充足;不满。

 

词类活用:
1.异:感到诧异。

2.穷:尽,有走完或穷究根源之意。

3.尽:完,文中有消失之意。

 

通假字:
要:通“邀”,邀请。

 

成语:1.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而后突然明白。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2.无人问津:比喻无人探问价格或情况。津,渡口。3.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4.世外桃源: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理解探究:

 

(一)用原文语句回答: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语句是:便邀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4.表现桃花源中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5.表现人民生活恬适的句子: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表明渔人总体感受的句子:豁然开朗。

 

7.表明桃花源中人来桃花源原因的句子:先世避秦时乱。

 

8.表明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诣太守,说如此。

 

(二)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1.第一段描写桃花林又什么作用?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2.“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情?事出偶然,意料之外。

 

3. “欲穷其林”中的“穷”字表现了渔人怎样的心理?由于“甚异之”,想探个究竟。

 

4. “豁然开朗”照应前文什么内容?初极狭,才通人。

 

5. 为什么村人“见渔人,乃大惊”?村人对陌生人出现感到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很久。

 

6.“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表明先世生活年代的社会环境是怎样的?社会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7. 桃花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自然环境:美丽富饶;②社会环境:安定平和;③生活状况:安居乐业;④精神状态:自由快乐。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桃花源外朝代更替,社会动乱,人民生活痛苦。

 

9.桃花源中人为什么叹惋?作者为什么不一一写出渔人的话?为时代变迁,桃花源外社会黑暗动荡,人民生活痛苦而叹惋。本文主要写桃花源的美好,而不是世外战乱;另外桃花源外的事世人皆知,没有必要一一写出。

 

10.桃花源中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先人已饱受战乱之苦,桃花源中人不想回到黑暗的社会中再过痛苦的生活。

 

11.为什么村人说“不足为外人道也”?对渔人存有戒心,怕外人知道后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

 

12.作者为什么要写“寻向所志,不复得路”?表明桃花源是一个似有实无的虚幻世界,并不存在。也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13.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未果”?表明桃花源可望而不可即,给桃花源增添奇异色彩;也表明桃花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隐含了作者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

 

14.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生活?)环境优美,人民安定幸福,民风淳朴;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自食其力,安居乐业,和平安宁的理想社会。

 

1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一个与现实对立的美好世界?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对美好生活向往,对黑暗社会批判。

 

16.写出文章的整体思路。(渔人)发现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

 

17.你怎样看待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它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当时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有原始共耕的痕迹,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18.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哪些人生道理或启示?围绕“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为,必须经历一些艰难苦难”回答即可。19.你是如何看待桃花源人避难于桃花源,不复出焉的行为的?桃花源人在当时是很幸运的,能躲避祸患,生活安定;但从积极意义上来讲,躲避不是永远的,应该起来抗争。(谈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小石潭记》

 

 

 

文学常识:

《小石潭记》的作者是柳宗元,字子厚, 唐代(朝代),  唐宋八大家之一。课文选自《柳河东集 》,体裁是游记 。

 

字音字形:

坻(chí) 坻(dǐ)  屿(yǔ) 嵁(kān) 

佁(yí)然  翕(xī)忽 如鸣珮(pèi)环  

篁(huáng)竹  清冽(liè) 蒙络摇缀(zhuì)  

参(cēn)差(cī)  披拂(fú)  犬牙差(cī)互   

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重点字词:

1水尤清冽     尤:格外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道:道路

3.潭中鱼可百许头      见:出现   可:大约

4.佁然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

 

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清:凄清    居:停留

6.隶而从者     隶:跟从、跟随、跟着

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向西

8.下见小潭      下:在下面

 

9.日光下澈        下:往下

10.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在空中

1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像北斗星一样   蛇:像蛇一样

12.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像狗的牙子

 

13.似与游者相乐   乐:逗乐

1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凄、寒:使……感到凄凉、使……感到寒冷

15.记之而去     去:离开

 

一词多译:

1.可: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可以,能够,不可久居。

 

2.从: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跟随,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3.清:清澈,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冷清,以其境过清。

 

4.差:长短不一,参差披拂;交错,动词,其岸势犬牙差互。

 

5.以:因为,以其境过清;表示前一行为是后一行为的的方法或手段,“一”前面的成分是后面动词的状语,可以不译,近岸卷石底以出。

 

6.乐:以…为乐,心乐之;逗乐,嬉戏,似与游者相乐。见:动词,通“现”,出现,下见小潭;动词,明灭可见。

 

翻译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

 

3.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

 

4.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那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交错,无法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描写小石潭环境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之情。

 

课文结构:

 

作者的写作顺序:发现小石潭 (闻声见形)   →  潭中景物(水→石→树→鱼)    →  小溪源流(溪身→岸势)   →   潭中气氛(气氛→感受)

 

语段赏析:

 

1.课文按什么顺序写?抓住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按游览的顺序,抓住幽静的特点。

 

2.作者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

意在表现作者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

 

3.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达了被贬之后的苦闷抑郁之情。像这种借景抒情表达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请联系《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和《桃花源记》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凄寒幽静”为上句,写出下句使之成为一组对偶句。

 

上句:小 石 潭 凄 寒 幽 静 ;

下句:。

例(1)琅琊山蔚然深秀 

例(2)岳阳楼壮美雄奇 

例(3)桃花源和平宁静

 

4.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

 

①点面结合。如写石:“全石以为底”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②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

 

③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俶尔远逝”是动。

 

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鱼,实为写水,以实写虚,虚实相映成趣。

 

九年级下册(部编)古诗文默写汇总

 

诗词名句

 

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

出猎》)

 

5.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7.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8.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0.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1.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2.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

 

13.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秋瑾《满江红》)

 

14.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

 

15.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秋瑾《满江红》)

 

16.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

 

17.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18.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19.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20.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21.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22.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纳兰性德《浣溪沙》)

 

23.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

 

24.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十五从军征》)

 

25.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十五从军征》)

 

26.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十五从军征》)

 

27.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十五从军征》)

 

2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9.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1.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3.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4.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5.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6.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37.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3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39.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

怀古》)

 

40.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

怀古》)

 

41.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42.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文天祥《南安军》)

 

43.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文天祥《南安军》)

 

44.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文天祥《南安军》)

 

45.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46.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47.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48.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49.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50.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51.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文言文名句

 

1.,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3.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鱼我所

欲也》)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鱼我所欲也》)

 

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鱼我所欲也》)

 

6.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唐雎不辱使命》)

 

7.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不辱使命》)

 

8.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不辱使命》)

 

9.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

 

10.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1.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2.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4.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5.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1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17.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18.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9.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20.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2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出师表》)

 

2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2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诸葛亮《出师表》)

 

2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25.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26.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出师表》)

 

按要求默写

 

1.《渔家傲·秋思》中写出当时战争形势的诗句:四面边声连角起

 

2.《渔家傲·秋思》中写出将士们生活艰苦而又思乡心切惆怅的句子:浊酒一杯家万里

 

3.《渔家傲·秋思》中从虚写的角度,突出战争持久,将士背井离乡远征边塞的痛苦的诗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4.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立志为国效命的情怀的句子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与听觉两方面再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6.《满江红》中描述鉴湖女侠的巾帼英雄的形象,表达她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的句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7.《定风波》(苏轼)词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8.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回想往昔在午桥桥上宴饮,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雄豪杰的句子是: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9.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被白发,欺人奈何”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

 

10.纳兰性德《浣溪沙》中的“身向云山那畔行”一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让人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这首词中的“古今幽恨几时平”一句点明主旨。

 

11.纳兰性德《浣溪沙》中触景生情。用了工整的对仗句勾勒出“远塞”也即“荒戍垒”“旧关城”的荒凉破旧景象的句子是: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12.《十五从军征》中更加深刻地表现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的句子是: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13.《十五从军征》中揭露(表现)汉代极端不合理的封建兵役制度的句子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14.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在军营里设置酒宴,用有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来增添苍凉悲壮豪气的诗句是: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1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诗人目送友人离去、流露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6.《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看江水东流,发思古幽情的句子是: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17.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4周年的主题班会上,同学们一起吟咏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其中“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不禁让我们想起中华民族的那段悲惨历史,也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深刻道理。

 

18.在生死大义面前,孟子主张“舍生而取义者也”,文天祥慷慨陈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人的这些豪壮之语感召了多少仁人志士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

 

19.《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潼关雄伟气势的句子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20.《山坡羊·潼关怀古》点明主旨、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名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1.文天祥的《南安军》这首诗抒写作者此次行程孤独悲苦心情的两句是:出岭谁同出?归乡如不归!

 

22.《别云间》一诗中表现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的诗句是: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23.《山坡羊·骊山怀古》中与“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相呼应的句子是: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抒写作者对历史兴亡大彻大悟的句子是: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24.《朝天子·咏喇叭》中形象写出宦官欺压百姓,把老百姓搜刮得倾家荡产的句子是: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25.《鱼我所欲也》中,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句子是: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26.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7.春秋时期,鲁与齐交战,起初鲁庄公不待齐军疲惫就要出战,被曹刿阻止了,曹刿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战胜了齐军,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这“敌疲我打”的方针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28.《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的理由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9.《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虽欲言,无可进者,表明齐国政治日益清明。从而达到“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目的。

 

30.在《出师表》的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