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南京三模的作文《控制》不好写,好多同学都蒙圈了。我于是发扬不要脸和不怕丑的精神,再下水写一篇,做批评的靶子。现呈现并评点如下。希望对即将走入考场的高三学子有所帮助。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有位记者曾经采访作家卡波蒂,问他:?你说的‘控制力’的准确含义是什么??作家回答:?我指的是始终在风格上和情感上掌控你的材料。一个句子,尤其是临近结尾的句子,如果乱了一处节奏,或者分段失败,甚至标点有误,就可能把整个故事给毁了。亨利·詹姆斯就是善用分号的大师,海明威则是一流的分段行家,而弗吉尼亚·伍尔芙从来没写坏过一个句子。?
请以“控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控制
王开东
打开鸟笼
让鸟飞走
还笼子自由
第一次读到非马的这首《笼子》,极为震撼。
《笼子》的精妙在于:为何让鸟飞走,还自由的却是笼子?(由头,矛盾入手,引出论述的话题)
盖因控制他人即是控制自己。(提出第一个观点)
如果鸟依然关在笼子里,鸟必然挣扎、扑腾、撞击、诅咒……鸟不得自由,笼子何曾得到片刻的安宁,自由就更不用说了。也就是说,鸟放走了,真正获得自由的不仅是鸟,还有笼子。(分析论证,证明观点。)
当然,“鸟”和“笼子”只是意象,它们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父母把孩子控制得很死,孩子累,父母也累;老师把学生控制得很严,学生累,老师也累;妻子把丈夫控制得很紧,丈夫难受,妻子也不消停;政府把企业控制得过死,企业失去了活力大量亏损,政府的负担也必然加重……(由笼子和鸟只是意象,推广开去,列举了各种现象,由学校到家庭到政府,范围不断扩大,说明控制他人即是控制自己的普遍性。)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控制具有反作用力,杀敌一千,自伤八百。这真是何苦来着?(三言两语总结,用了一句名言,一句俗话,增加议论文的生动性)
但有趣的是,明明控制他人就得让自己受累,为何大家还都乐此不疲呢?(揭示矛盾,再深入一步,进一步挖掘控制的内在心理)
首先,控制他人可以彰显自己的权力。(主要原因放在最前面,权力欲是控制欲的本质。)
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说:“权力是会腐蚀人的。”很多人之所以喜欢控制他人,都是权力欲在作祟。连阿Q都有“我欢喜谁就是谁”的控制冲动。一旦革命成功,他就要把秀才娘子的宁式床搬回土谷祠,让小D和王胡搬,搬得不快还要打嘴巴。控制他人,骑在他人的脖子上作威作福,何其威风也。
但鲁迅说得好:一个习惯于控制他人,彰显主子威风的家伙,一旦遇见更大的主子,立马就会心甘情愿被控制,迅速转化为不折不扣的奴才。控制对人的异化,或者说权力对人的异化由此可见一斑。
其次,控制他人以表达对他人的爱。(又是一种原因,从生活的层面挖掘,首先、其次,最后脉络清晰。)
生活中,无数的控制都是借助爱的名义。因为我爱你,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就得听我的。爱成了束缚,成了控制的帮凶。
宋石昌言蓄李廷珪墨,极爱之,不许人磨,或戏之云:“子不磨墨,墨将磨子。”连后世的苏轼也忍不住开他玩笑:“今昌言墓木拱矣,而墨故无恙。”石昌言之所以被墨所磨,恰恰是因为爱墨,情为墨所系,心为墨所引,进而心甘情愿为墨所消磨,被墨控制。
石昌言爱墨被墨控制,与他人以爱的名义来控制他人,看似截然相反,但其理一也。(辨析两种不同的方式,同一种原因,更能够让人看到本质。)
真正的爱你,不是为了控制你,而是为了欣赏你,发展你,给你最完整的自由。(正反对比,观点鲜明。)
最后,一些人还喜欢被他人控制。(又是一个层面,与上面因为权力欲和爱而控制他人截然不同,被控制者心甘情愿被控制的内在心理分析。)
人为了获得安全和庇护,经常自愿受强者控制,放弃自己的自由。很多被劫持的人质,被解救后,都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症。由于长时间和绑架者者在一起,人质会臣服于绑架者,进而对绑架者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反过来帮助绑架者。有施虐狂就必然有受虐狂,权威主义人格与依附性人格,相辅相成。
《肖申克救赎》中瑞德说得好:“这些围墙很有趣,一开始你讨厌它,慢慢的适应它,最后离不开它。”被控制也会上瘾,这就是所谓的格式化。(《肖申克救赎》很深刻,学了就要用。这个应用论证,是说明喜欢被他人控制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人质情节也有这个过程。)
当然,更深层次来看,人之所以对控制并不深恶痛绝,还有着深层的人类集体意识。(从文化的源头上,深入挖掘控制和反控制,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奥秘,如何引导人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上帝让亚当不要偷食禁果,否则就要被驱逐出伊甸园。禁果者,控制也。这是上帝对亚当的控制。
而亚当面临的困境,就是我们整个人类的困境。
一方面,我们必须打破控制,即偷食伊甸园中的禁果,我们才能获得自由;另一方面,我们一旦偷食禁果,被逐出伊甸园,我们又将失去安全。也就是说,获得自由必须要以损失安全为代价。(控制和反控制之争,实质上是自由和安全之争。)
正如打开笼子里的那只鸟,如果在笼子中,就会平安无事,衣食无忧。一旦飞向蓝天,获得自由,不仅要自己觅食,迎接它的还有猎人的枪口。(再回到由头上,分析安全和自由的对立。这既是前后的一种勾连,又是论证的一种必要。)
但尽管如此,人类的始祖还是给出了面对控制最聪明的答案:不自由,毋宁死,安全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表达自己最终的认识,没有这一条,我在哪里,我的观点在哪里,我的个性在哪里。)
只为苍生说人话,不为君王唱赞歌
但书人间善与恶,哪管湮没与流传
情怀|热血|能量
阅读、转发、点赞都是赞赏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