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线老师,我们深切明白作文的重要性,但是在指导上,我们往往会陷入空对空的作文讲评,导致老师好像讲了很多写作理论,但学生还是不会写,很主要的问题有两点:一是学生不会思考,二是学生没有素材。这两者如果能够从高一开始,再晚,从高三开始,每周一节作文课,学生的思维和视野是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的。经过多年的高三教学,我慢慢地摸索了一些方法,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落实到指导上,就是既要讲写作理论,又要读实际操作,实际操作就要有方法,有方法还要有料,也就是作文的素材,在备课之前,我要找很多素材,包括观点的设定,上课的时候,不仅老师讲,学生更要记在笔记本上。
这几者结合起来,基本上一节课下来,学生就可以完成一篇格调比较高的作文了。
考生一定要注意回答“共同记忆”的意义到底体现在哪里,做到切实完成写作任务。
这些“共同记忆”的意义,都是在具体的内容上体现出来的
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并列结构太死板,其实并不在于结构的问题,而是你能不能提出新颖而独到的见解。
可以从孔子的为师之道,谈到北大著名怪人辜鸿铭先生,还可以谈胡适,蔡元培等等,这些“共同记忆”应该说意义都是很重大的。
这是本人的上课课件,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在留言栏里留下您的电子邮箱,印象老师将为您发送完整课件。当然如果您愿意留下一点打赏,那也说明您是个尊重知识的人。您的支持是我继续输出的动力!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