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问过我一个问题:
你高中搞物理竞赛,为什么大学读了法学?
一般情况下,我会这样回答:
第一,觉得自己智商不够,不足以学物理。
第二,高考发挥得还可以,能够选其它专业。
于是对方又会表情复杂地问道:
你学了这么久物理竞赛,大学读了文科会不会觉得浪费?
那么,从物理竞赛生变成文科生,究竟是番怎样的体验?
◆ ◆ ◆
为什么要和物理分手?
在上高中之前,我已经学了6年的小学奥数和3年的初中奥数。从初二那年开始,我学习的重心逐渐转移到了物理竞赛上。初三那年,没有任何升学压力的我已经很少在中考备考上花时间,转而开始学习高中竞赛知识。
7年以前竞赛政策比现在要宽松。尽管我所在的省份并非一个竞赛强省,但“省一加分,省队保送”的政策一点也不含糊,同时造成了相对激烈的竞争。每个周末、每个法定节假日、每个寒暑假,竞赛组的学生不是在刷题就是在外培训。
我们的竞赛教练有次开玩笑说:年二十九还在刷题,老天爷都会感动的吧。
最后,物理竞赛组参加考试的一共8人,有7个拿到了省一等奖和加分资格(唯一遭遇滑铁卢的同学其实恰恰是冲击省队的种子选手),其中2人进入省队,与1人一同保送清北。
巧合的是,这7个人竟无一选择物理专业,分别进入了法学、经管、计算机、信息科学、精密仪器。
物理专业不好吗?非也。
事实上,物理专业的录取分数并不低,学生未来的发展路径也优于许多专业。
没有选择物理专业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不合适。
◆ ◆ ◆
放弃物理,他们都去哪了?
清华计算机系的Y同学是一个全能型学霸,或者说更像一个探索者。Y同学在加入物理竞赛组之前,已经斩获了化学竞赛、生物竞赛和信息学竞赛的省一等奖。Y同学加入了物理竞赛组和数学竞赛组后,分别斩获物理铜牌和数学省一,保送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对于Y同学来说,分别尝试了化学、生物、数学、物理、信息学五个学科的竞赛之后,最终选择了只拿到省一的信息学方向(信息学的省一含金量比物理要低不少),进入清华计算机系。顺带一提,他的综合成绩一直在年级前三。
清华经管学院的J同学丝毫不逊色于Y同学,除了物理竞赛的省一等奖、英语能力竞赛的全国一等奖外,综合实力也非常突出,毫无竞赛生的书斋气。高三那年,J同学通过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获得经管学院60分降分。
对于J同学来说,英语、数学和物理都不错,性格外向,人情练达,表达和沟通能力强,对经济与金融感兴趣。在别人还在纠结上清华还是上北大的时候,J同学已经在和家里商量要上清华经管还是北大光华了。
北大信科的C同学和G同学,一个靠的是天赋,另一个靠的是勤奋。C同学在高二那年已经斩获物理铜牌和数学省一,保送北大物理学院。高三那年,C同学再进省队斩获银牌,保送北大信科。G同学曾以一名之差没能进入省队,在高三那年通过北京大学保送生考试拿到信科的预录取通知书。
对于G同学和C同学来说,即便进入了北大信科,仍然要修习大量的数学物理课程,曾经物理竞赛的经历也能让他们在泱泱大信科当中继续保持一定优势。对C同学来说,从保送物院改为保送信科,也是自己权衡的结果。
◆ ◆ ◆
适合自己,更重要
很多人问我们,与物理朝夕相伴了这么多年,忽然就说再见了,不觉得可惜吗?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并没有什么可惜的。
因为不合适,所以和平分手,两不相欠。
一开始我确实是出于兴趣而选择物理竞赛,如果没有兴趣也不可能在完全没有假期的3年中坚持下来。除了兴趣,其它功利的因素也在我考虑的范围内:
第一,物理竞赛的含金量高,在当时的政策下,后续优惠的力度大。
第二,我所在的高中往年物理竞赛的成绩明显优于其它竞赛,在物理竞赛组当中进入前8名,就很有希望拿到省一等奖,斩获加分。
看到这里,有的家长或许已经明白:对我来说,高中只不过是上大学前的一个必然的阶段罢了。
学了4年竞赛,最终只拿到省一,我深深地知道自己并不是学物理的这块料。我仅仅是比大多数学生多学习了一些物理知识罢了。这一点点优势,能够让我拿下省一等奖,却不足以改变我在大学里被大神们轰成渣渣的命运。
不仅如此,高中所学的知识,相较大学的知识体量来说,实在是不值一提。进入大学以后,无论是物理还是其它学科,仍然有非常多的新知识要去学习。
进入大学后,无论我曾经是文科生,理科生,还是竞赛生,都不再重要。
关键在于,在每个阶段,权衡利弊,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 ◆ ◆
在另一条小径上挥别
高三的10月份,我结束了竞赛回归了高考,在年级排名将近200名的时候拒绝了复旦保送,省质检拼入全省前20,最后高考发挥得不温不火,勉强过了清北线,谈下了法学专业,没有一丝迟疑。
从务虚的角度说,这几年的竞赛经历让我很快乐。我享受到了不一样的高中三年,也认识了一批共患难的兄弟。在刷题和上课的过程中,我曾有过百思不得其解的艰难时刻,也有恍然大悟的成就感和乐趣。
从务实的角度说,这几年的竞赛经历让我在习惯上变得更勤奋,在心态上变得更平和,在思维上变得更缜密。这大概是几年竞赛留给我的一笔遗产吧 。
或许在另一个平行时空中,一个更聪明也更勤奋的我,最终会选择物理作为自己终身的事业。而今只能在另一条小径上,与之挥别。
上大学后,常常会在人文社科专业当中偶遇几个曾经的竞赛生,有曾经的数学竞赛省一等奖,有信息学竞赛全国银牌,也有化学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
大家相视一笑,不再提那些年的痴迷与年少轻狂。
后记:
写这篇文章,主要想谈谈家长在帮学生选择专业时的误区。
第一,用高中的惯性思维去考量大学的专业。
高中阶段的学习重点是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常识和技能。但是大学并非是高中的简单延续。不应当用高中学科的学习情况来推断大学的专业学习,而是要看到学科背后的能力。
高中成绩反应出的能力,例如数理分析、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表达交流等能力,会反映在大学专业的学习中,能够帮助学生更快适应大学专业的学习。
第二,用静态的视角去看待学生未来的发展。
诚然,如果高中生在进入大学前已经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大学专业所要求的能力,比如数理分析、外语能力,那么在进入大学相应专业后会比较轻松。但人的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学四年发生的改变也非常大。
这时候并不是“能不能学”的问题,而是“肯不肯学”的问题。比如很多大学生都要考托福和GRE,有的还要考GMAT和LSAT,与这些出国考试相比,高中英语的知识量实在是不值一提。无论高中英语学得怎样,到了大学还会努力学英语。
第三,在重视专业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的情况。
很多家长代替学生去选择专业时,常常忽视了学生自身的情况。选择专业,除了考量专业的冷热、职业发展、薪资和社会地位,还应当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能力发展、竞争力与这个专业的匹配度。
有时候,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才清楚。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