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试卷网上阅卷
今年中考试卷仍采取网上阅卷的方式进行。机器在扫描的过程中会自动生成客观题的成绩,而主观题试卷也被扫描成图像,存储为电子文档,供评卷教师在电脑屏幕上评阅、打分。从27日起,各区县将根据市里的评分要求进行试阅。在试评中,如果发现考生对某道题有创新答法,只要答案正确,也将予以肯定。中考试卷的正式批阅自28日启动,预计在7月2日前完成。根据全市统一安排,7月4日对考生公布中考成绩。
题目双评“零误差”
阅卷采取“背靠背”的双评制度,除作文外各题目要求评分“零误差”。如果两位阅卷老师给出的成绩有分数差,则会将题目发至第三位老师进行评阅,第三位老师如果与前两位中的一位得分一致,则该分数会被记录为考生得分,如果仍不一致,则会发给四评老师,乃至请阅卷组组长最终“定夺”。
作文误差可在5分内
在作文评分方面,根据要求两位阅卷老师的评分误差要控制在5分以内,如果两者差距小于5分,则取两人的平均值为考生作文得分,否则也要请三评、四评的老师进行评分,如果多位老师的分值差异仍在5分以上,则会请阅卷组组长进行仲裁。
在阅卷都在电脑上,首先需要将考生的答题卡通过高速扫描仪扫入计算机,形成图像。同时,通过计算机的图像处理和压缩技术、网络通信技术、OMR识别技术,实现客观题的自动识别。
然后主观题采用“2 1 1”的模式评阅,由阅卷教师在计算机上评阅。具体说,主观题先由两位阅卷老师“背靠背”评阅同一道题,如果这两位老师评出的分差值小于预先设定好的误差值,则该题得分为二者之和的平均值,如果两位老师评出的分差值大于误差值,计算机会自动将该份试卷提交至第三位老师评阅。
如果第三位老师与前两位评出的分差值小于误差值,则与前面哪一个分数接近,该题分数就为此二者之和的平均值,如果第三位老师与前两位评出的分差值还大于误差值,计算机会将该份试卷自动提交给题组长进行终评。
不约而同都往平均分上靠
中考考改卷电脑会将每份卷子同时发给两位老师改,如果两人的评分误差在规定范围内,改完的这份卷子就是有效卷。而每位老师所改的卷子中有多少是有效卷,电脑会即时体现。
因此,在改卷过程中,不少老师为求稳,不由自主会往某个分数段上打。如果发现自己的有效率低了,就会慢慢往平均分上靠。
对策:
那么,如何突破平均分,让改卷老师眼前一亮,往高分上打?专业人士的建议是:出现这种情况的大多是文科的答题,特别是作文,因此,思路就要尽量地与众不同,有创意,这样才能吸引改卷老师的眼球,才能得高分。
抓评分点成为阅卷关键
中考时,每小题的答案都会依题意设置若干个评分点,只有按规定的评分细则的采分点答题才给分。因此,阅卷过程中,许多老师往往把重点放在对评分点的寻找上,实际上就是对某几个关键词进行扫描,而忽略了句子的质量。
对策:
答题时,不论答多答少,首先要把答案的关键部分、关键词写出来,第二步才考虑句子的质量。这样,不论你怎么答,都不用担心失分。
第一印象好常能得高分
据说,有这么一份作文试卷,由于开头写得非常漂亮,两位改卷老师都十分满意,都没往下看,不约而同就给打了50多分。后来,卷子传到组长处,才被发现,该卷的作文其实只是写了两三百字。
中考改卷,由于时间太紧,很多老师不得不寻找捷径。据说,有个别老师改卷只凭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好常常就给打高分。比如有的老师改作文,只是第一段看一下,中间看一下,最后一段看一下,分数打高打低全凭第一感觉。
对策
虽然不是每个老师都凭感觉打分,但给老师一个好印象却肯定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作文,一个漂亮的开头可能就奠定了高分的基础。
在高考语文和英语作文改卷过程中,改卷老师每天面对那么多份试卷,如果写作上没有新意,就很容易流于一般。因此,写得别出心裁、个性鲜明、出彩,也是作文拿高分的策略之一。
阅卷常常只盯住答对部分
由于评卷人员的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上,所以往往只注意答对部分,对于答偏答错部分常常无暇顾及。“答对得分,答错不失分”的现象非常普遍。
而除了要点之外,改卷老师在改卷时还看答题的基本结构是否正确,句子表达是否准确。如果结构清晰、句子准确、表达流畅,一般都能得到比较高的分数。
对策
答题也好,作文也好,一定要把要点部分写完整,只有平常多多积累,才能在竞技中处于不败之地。
老师喜欢条理分明的卷子
每天要改数百份、甚至数千份的卷子,光是翻看页面,点击鼠标都已经十分辛苦,因此,在繁重枯燥的评卷过程中,条理分明,字迹清晰的试卷无疑给阅卷人员平添一份好感,都尽量给分。
对策
答卷时,一定要注意条理分明,字迹清晰,让人一目了然。有些考生害怕答题不能扣紧采分点,不分点啰嗦一大堆,这种做法反而影响了阅卷人员阅题速度,给寻找关键词带来困难,极易引起失分。
重用语规范,轻个性感悟
用语规范是中考试卷标准答案权威性公正性的具体体现,在各省市制定的评分细则中,对标准答案里关键词的近义词替换有明确的要求,符合就得分,不符合则失分,毫不含糊。
因此,那些个人感悟能力较强而用语欠规范的考生失分几乎成了必然。失分的原因绝不是阅卷人员的个人水平所致,而是近于死板的评分细则、近于机械的扫描造成。
对策
平常学习时就要养成规范用语、规范表达的习惯,这样才不会在高考中无谓失分
喜欢锦上添花不爱雪中送炭
在评卷过程中,有评卷人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受总分的影响,当考生得分较高时,阅卷人判分往往慎之又慎,检查又检查,反之则易于草率。这就是评卷人“喜欢锦上添花,决不雪中送炭”的心理表现。
对策:
只能靠平时努力。
最后,海智鑫教育祝大家考出好成绩!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