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上,你将不可能看到
3.1971年,杨振宁来到北京,见到孩童时的好友,问:“谁是中国的奥本·海默?”其实“中国的奥本·海默”就是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作出了卓越贡献的邓稼先,他被誉为( )
A.火箭之王
B.杂交水稻之父
C.铁人
D.两弹元勋
4.1976年《天安门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这首诗反应的政治要求是
A.黄浦江上建新桥
B.炮打资产阶级司令部
C.粉碎林彪集团
D.粉碎“四人帮”
5.农业政策的调整关乎国计民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哪一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6.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 )
A.建立直辖市
B.建立经济特区
C.实行“一国两制”
D.建立特别行政区
7.下列法律文献成为我国新时期治国安邦总章程的是( )
A.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8.发展才是硬道理;特区姓“社”不姓“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这些观点的提出在( )
A、982年的十二大
B、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时
C、十四大上提出的
D、十五大上提出的
9.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发展
D.民族区域自治
10.据统计,1979年海峡两岸贸易额仅为0.77亿美元,到2007年已达到1245亿美元,增长超过1616倍。这组数据
A. 反映两岸经贸往来越来越频繁
B. 说明两岸已遏制住“台独”势力
C. 表明两岸尚未实现通航、通邮
D. 体现“一国两制”的构想已实现
11.2013年6月11日,我国航天技术领域取得了又一突破,“神州十号”成功发射。追溯历史,上世纪70年代,我国在同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近程地地导弹发射成功
C.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2.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对中国发动了一次次的侵略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历史证明:要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必须拥有强大的国防力量,为此,1949年4月宣告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 )
A.华东军区海军
B.东海舰队
C.南海舰队
D.北海舰队
13.下图是2015年亚非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以亚洲Asia和非洲Afica的首字母“aa”组成“60”字样。促使第一次亚非会议成功召开的方针是( )
A.“一边倒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
D.不结盟
14.2014 年 11月 5 日至 11 日 APEC 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是继 2001 年 APEC 会议在上海举办 后,时隔 13 年后重回中国。APEC 的全称是( )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洲联盟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5.下图是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地区随着一声巨响升起的硕大的蘑菇云,这表明( )
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一场巨大的沙尘暴形成
C.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D.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6.2015年5月23日,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在广州落幕。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科技的力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为发展高新技术实施了( )
A.“五个一工程”
B. “五年计划”
C. “希望工程”
D. “863计划”
17.十多年前,正是下图中的那双充满对知识渴望的大眼睛震撼了无数人的心,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一项救助失学儿童的活动中来,这项活动是( )
A.希望工程
B. 春蕾计划
C.五个一工程
D.光彩工程
18.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文艺发展方针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中西合并
D.民主、自由、博爱
19.50年代看阳光,70年代看墙上(钟表),80年代看手上(手表),90年代看腰上(手机)的现象主要反映了
A.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B.时间观念的增强
C.通讯手段的进步
D.消费观念的变化
20.现在我国农民绝大多数都加入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而且有的还加入了社会养老保险,这说明了我国正在逐步完善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
C.国有企业改革
D.社会保障体系
二、非选择题(21题16分,22题14分,23题16分,24题14分,共60分)
2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经济、政治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1949年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这是中华民族的一次华丽转身。
材料二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的战争,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引自1950年9月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的声明
材料三 解放前夕中国社会经济已是千疮百孔、破败不堪的局面。从抗日战争起到国民党政府崩溃的12年当中,通货增长了一千四百多亿倍,物价上涨八万五千多亿倍,人民生活极端贫困。1949年,城市失业工人达400万,农村灾民达四千多万人。旧中国留给人民的是这样一个破烂不堪的“遗产”。
材料四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到会代表1210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主持了开幕式,并致开幕词。他指出:“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一中“华丽的转身”的标志是什么?(2分)
(2)材料中的“帝国主义”主要指哪个国家?中国政府针对侵略战争作出了什么决策?(4分)
(3)材料二中,为摆脱困境,国家采取什么措施扭转局面?这项措施实施的时间和重点各是什么?(6分)
(4)这次大会颁布的重要法律文献是什么?该法律文献通过之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什么?(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4分)
材料一197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在北京签署《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使两国间的不正常状态得以结束。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建立两国间和平友好关系并缔结和平友好条约。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深圳成为一座“一夜崛起之城……”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之一就是西方世界的许多国家同中国建交,中国开展了务实、全方位的外交活动,并取得了重大成就,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新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1972年中日两国关系取得了怎样的进展?这一年中国还取得了哪一外交成就?(6分)
(2)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应遵循哪一外交基本准则?(2分)
(3)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什么伟大决策?(4分)
(6)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你认为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小平曾经说过“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中国今天的国际地位”。
(1)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两弹一星”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是什么?请说出两件具体事例(4分)这些成就的研制成功对我国有何重大意义?(2分)
材料二:两航战略即航天、航母和深潜战略,今天没有“两航一潜”,中国就不能掌握未来,从很大程度上讲,太空和远海、深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二宇宙”。中国绝不能缺席“第二宇宙”。否则,所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的“中国梦”必将成为昙花一现。
(2)请概括材料二中 “两航一潜”的重要性。新中国的第一支海军是什么?新中国发展海洋等高技术的计划是什么?(6分)
材料三:这种杂交水稻自1976年开始推广,至2000年底,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累计增产稻谷3500亿千克。这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不仅给中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惠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引种了这种水稻。
(3)材料三中这种杂交水稻被称为什么?其培育者是谁?(4分)
24.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国家统一是民族团结的基础。良好的国家氛围为各民族生活提供环境,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统一。 各民族团结一致,互助互爱,有利于国家发展,国家统一。(14分)
材料一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尼泊尔强震发生后,毗邻尼泊尔的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受灾严重,20多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灾情发生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方力量全力投入抗震抢险,灾区藏族同胞感受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材料二 2015年5月4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朱立伦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习近平提出5点主张,并指出只要两岸同胞、全世界的中国人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是指日可待的。
(1)“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有多少个少数民族?材料一中“西藏自治区”体现了我国哪一基本政治制度?试再列举省级民族自治区一个。为促进西藏等西部地区的发展国家提出实施什么战略?(8分)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党和政府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
(3)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展开有何意义?(2分)
(4)读完上述材料,你认为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有何关系?(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5 ADDBD
6——10 BABDA
11——15 DACAA
16——20 DABAD
二、非选择题(21题16分,22题14分,23题16分,24题14分,共60分)
21.
(1)新中国的成立(2分)
(2)美国;抗美援朝(4分)
(3)一五计划;1953;;重工业(6分)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同纲领》(4分)
22.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分)中日建交(2分)尼克松访华或签署《中美联合公报》或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分)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分)
(3)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4分)
(5)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或越来越高。 (2分)
23.
(1)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 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4分)。 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2分)
(2)没有“两航一潜”,中国就不能掌握未来;(意思相近即可给分,2分)华东军区海军(2分);863计划(2分)
(3)东方魔稻,杂交水稻之父。(4分)
24.
(1)民族区域自治(2分)55个(2分)西部大开发(2分)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
(3)增进了两岸人民的民族感情、加深了台湾人民对大陆的了解、促进了海峡两岸经济的发展。(答出任一点即可,2分)
(4)国家统一是民族团结的基础。良好的国家氛围为各民族生活提供环境,促进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统一。 各民族团结一致,互助互爱,有利于国家发展,国家统一。
(2分)(言之有理即可,但只答一个方面的只能得一分)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