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高考状元的作文经:戴着镣铐,照样跳舞

  • 日期:2017-06-23 12:25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李煦文:2016年宁夏高考理科状元

在我听说我的语文高考成绩的时候,我还是惊喜了一下的。于是我对了对选择题的答案,发现错得挺多,那我的高考语文作文分数应该很高。

作文应该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短期努力收效甚微。

阅读

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我痴迷于看语文课本。那时候的课业量不是很大,每学期开学领完新书回家的那个下午是没什么事要做的,我就会打开语文课本,一口气看完所有课文。有的课本上不是每篇课文都要学,但是我都会看一遍。现在回想,觉得阅读课文可以让我了解一些平时不会注意的知识,更避免了我在日复一日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它失去兴趣。

上了高中,我的时间变得很少,语文学习变得十分艰涩,因为要背的文言文都好长啊。但庆幸的是,我很听老师的话,要求背诵的我都会认真地去背,作为语文课代表的我也会监督同学们背。一开始会有很多抱怨,但是坚持到后来,我发现了掩藏在古文中的语文之美。除此之外,我并没有放弃阅读,在高一高二的寒暑假,我会抽出一大段时间来全神贯注地读一本书,比如《活着》《围城》这样的小说。在学期中的时候,我会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读一些名家的散文集。不管是林清玄的清淡还是张爱玲的华丽,都让我受益匪浅,写作文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去模仿他们的写作风格,渐渐地也形成了属于我自己的写作套路。

不想读整本书的时候,我会去买一些写作素材书,不仅仅为了写作文,也可以在阅读一些名人身后的故事时懂得很多东西,书中对于时事热点的探讨也让我关注天下大事。

练习

写作是一个需要练习的过程。从小到大,作文的字数从一两百字逐步提升到了八百字,而我们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文任务时也在进行写作的练习,但这远远不够。我建议你们在读到自己喜欢的作品时,多模仿作者的风格写些东西。在这个高考作文模板化的年代,热爱写作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一开始可以逼迫着自己写,写到最后它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你也就会时不时地手痒想写点什么了。在练习的过程中,你可以尝试多种文体、多种写法,渐渐地你会发现自己的长处所在,从而在考试的时候胸有成竹。

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我的母亲会在每天晚上问我今天一天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她帮我记录下来,这就是我的第一本日记。后来我学会了写字,记日记的人就换成了我自己。再后来,我不满足于日记的流水账,就开始写读书笔记,写随笔,向报社投稿,甚至尝试着写诗、写小说。于我而言,写作是一个奇妙的过程,是用精练的文字把你的思想呈现给世人看的过程,所以我很享受写作。

思考

如果作文在你眼里只是一项作业,只是写完就扔的无关紧要的东西,我可以很负责地说,你再写多少篇作文,对提高作文成绩都是没有用的。作文不能只写,写完了还要思考。

我有一位初中同学,在初中刚进校的时候作文水平仅仅是尚可。但他每次写完一篇作文,得到老师打分之后,都会去问老师为什么这篇作文得到了这样的分数,它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初三时,他的每篇作文几乎都是范文。

我在高中也是这样做的。最开始,我的语文老师常说我的作文不够深,总让人觉得意犹未尽。于是我开始尝试着让自己的作文观点更透彻、逻辑更严谨,尝试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当我写纯粹的议论文已经驾轻就熟时,我便开始试着写议论性散文,并逐渐让自己语言方面的优势在作文中体现。

到了高三,每次写的作文我都会保存好,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看一下,对比自己一段时间内的作文,我就可以发现我在哪方面有了进步,哪方面还有不足。同时通过分数,我也可以判断出适合自己的文体。有时候,我会拿着一个老师批过的作文去找另外一个老师请教,在不同的老师处听取不同的意见,这让我能更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作文,不会因为想要迎合一个老师的喜好而把自己的作文写成某种固定的模式。

考试

目前大多数同学不能做到随心所欲地写,阅卷老师想看到的东西并不是我们想写的。没办法,谁叫高考作文就像戴着镣铐跳舞呢?先跳好眼前这支舞,待镣铐摘下,我们才能随心所欲地舞动。怎样去写应试作文呢?

首先,在考试的时候要保证写作文有足够的时间。我的建议是,一篇作文从构思到成文共用五十分钟比较合理,既可以避免时间太短作文写不完,也可以避免前面写太快出现问题。

其次,作文材料的审题最好不要放在最后。我一般的做法是在发卷到答题的那五分钟时间里审读材料,并把自己想到的所有主题都列在草稿纸上,再选择一到两个最扣题、最适合自己写的。这样做可以让自己在做前面的题时进行“后台思考”,也就是在做题时如果写下与作文主题相关的内容时可以联想到一些论据,从而避免边写作文边凑论据的尴尬场面。

最后,对作文材料的审题一定要准确、深刻。如果一篇材料有比较多的立意点,应该选择既适合自己又比较新颖的那一个。但是切记,不能为了标新立异而脱离材料含意范围,这样会得不偿失!

严丹华:2015年浙江高考文科状元

让作文的句子靓起来

要想让作文出彩,必须先要让句子出彩。一般说来,句子的主要成分是“主、谓、宾”,这是句子的最基本结构。这种基本结构的句子,语言简单、干巴,为了使其生动具体,我们可以加上用于修饰、限制的“定、状、补”成分,即我们常说的“枝叶”。

比如,“我曾无言地伫立,凝视江水中的身影,倍感失意”这一句,若添上“枝叶”,则变为“我曾在这秋水之畔终日无言地伫立,凝视江水中那寂寞瘦削的身影。就像所有跋涉在官场仕途的文人,孤独的我常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失意”。一经修饰,一种孤寂和郁郁不得志的哀怨和闲愁,呼之欲出,表达效果就更好。又如,若对“前面走来一个人”进行修饰, 则可以为“前面走来一个女人”“前面走来一个老奶奶”“前面走来一个满脸笑容的老奶奶”“前面走来一个刚从镇上回来的满脸笑容的老奶奶”“前面走来一个刚从镇上回来的手里提着一篮蔬菜的满脸笑容的老奶奶”。经过修饰,句子的表达效果就出来了。可见,修饰语的运用就像给一幅素描添上了细腻的色彩。

还可以在句子中加入传神的动作,它可以把人物的心理、性格、动作等形象逼真地刻画出来,使句子活力大增。鲁迅就是这样一位语言大师。《孔乙己》中几个动作的描写就把孔乙己的穷酸、迂腐个性展露无遗。如“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句中“摸”表现了孔乙己经济状况每况愈下的处境,使人产生同情心。如果我们平时就注重训练应用的话,相信让句子出彩并不是一件难事。

让文章句子靓丽的三种方法

除此之外,大家还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它们同样可以让你的作文句子变得与众不同。

1.变换句式

在一篇文章中,要组织好一连串的句子,需做到“多变化”。多变化,一般是指句式不单调,能根据表达的对象、目的和具体语境灵活变换。例如,某学生的习作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在万里晴空、云彩都不见的、素常烟雾腾腾的山头显得眉目分明的这样一个难得的好天气去登泰山。”我们可适当地变换句式,改为“我是在一个难得的好天气去登泰山的。那一天,万里晴空,云彩都不见了,素常烟雾腾腾的山头显得眉目分明。”这一变换,使文章的意思更加容易理解。

2.引用名言佳句

引用名言佳句,特别是一些贴近主题的名句,点缀在文章之中,就可以使文章得到升华。比如,某同学在《感谢生活》中这样写道:“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我们登山,我们吟诵‘一行白鹭上青天’,‘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我们下水,我们吟哦‘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也来点‘逝者如斯夫’的感慨;我们观察星空,信手拈来‘天街夜色凉如水’……”这种写法使文章格外自然,句子也显得清丽、隽永。

3.巧用幽默风趣的语句

在作文中加入幽默风趣的语句能给文章语言增添活泼而又含蓄之美。如,一名学生在作文《踏实走好人生路》中写道:“喜鹊仰望苍穹,叽叽喳喳着说开了:‘我说鹰老兄,现在做什么都要实事求是,你怎么总是好高骛远?小心,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你老兄可得实际点啊!’苍鹰扇动了一下它矫健的翅膀说道:‘怎么,你说我不实际?我展翅高飞,翱翔万里,一览天下,你喜鹊妹子能享受到吗?’”这段对白,语句风趣,两只鸟儿的个性突出鲜明,怎能不吸引人呢?

孙婧妍:2013年北京高考语文单科状元

对于高中写作,也就是以应试为目的的作文,我的建议只有六个字:多读、多仿、多写。

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上来看,读书多的人绝大部分是会写作的人,而一个能写出很好的作品的人更不可能不爱读书。这只因在看了足够数量的文化精品后,哪怕只是东家模仿一点、西家拼凑一点、再加上一点点自己的领悟与润色,最后拿出来的成品,也足以令许多人拍案叫好。

我写作的一个特点是引用多。高三下学期语文老师的女儿为我们班的期中作文写点评,她数了我54分的作文里引例的数量,有接近二十个,有直接引用也有化用。这些引例都是平时我从阅读中积累下的东西,也就是说在一千一百字的篇幅中我每写五六十个字就会用到我的阅读成果。

这里我想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篇作文里同样是大量引用,有的人的作文会被评价为“丰富”,有的人则是“杂乱”、“堆砌”。为什么?我觉得这是对作文中所引用的内容理解程度的差异造成的。同样的东西,有的人是在阅读中看来、研究并思考过的,有的人是从类似《高中生议论文论点论据大全》中看来的;前者是深入理解,后者则只得了个皮毛。

比方说,同样引用尼采,有的人写“尼采,这个伟大的哲学家教会我一种高贵的精神”;而有的人直接引用他的作品《苏鲁支语录(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写道:“‘太阳!若无你所照耀之物,你的光辉为何?’,由是开始了苏鲁支的堕落,亦开始了尼采在这世间无止境的追求。他像苏鲁支一样为世界奉献着他的热爱与智慧,也像苏鲁支一样不断经受着世俗的冷笑与中伤。尼采,这个‘疯子’、这个智者,从来没有放弃,也没有停止过他的追寻。”

孰优孰劣,不言而喻。

阅读对于写作而言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提供模仿的条件。

我最早开始写东西,正是始于阅读中的模仿,不管是何种作家,只要我觉得好,我就会按他的风格仿写。我能记起来自己模仿过的作家有鲁迅、夏目漱石、郭敬明、村上春树、钱钟书、杜拉斯、三毛……还有一些恐怕是忘记了。我还自己写古典诗词,甚至模仿司马迁为自己写了一篇文言文小传,可惜没能保留下来。在模仿这些个性鲜明的作家的过程中,我慢慢开始有了自己的风格。我是怎么发现这一点的呢?这得归功于我的癖好,那就是写了点什么就想给人看。以前看过我写的东西,大家看完后会说“这次是模仿XX的吧”,后来,他们的评价逐渐转向了文字本身,直到某天我惊觉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对我说过我是在模仿某某作家。最后,一本文集里如果有我的作品,大家会说“一看就是孙婧妍写的”;我的作文混在一堆作文中装订起来,老师会知道那是我;我在网上发些文章,评论里会有很多说我写的东西有风格。

到这时我就知道,这是我写作的第二个阶段了,我在从模仿走向创作。

写东西写得好,与其说是天赋,倒不如说是熟能生巧,就像做饭、洗衣服、开车一样。我现在写文章很少构思或查证,笔到文来,半小时之内在电脑上完成千来字的短文对今天的我来说根本不叫事。但这背后呢,是我从初中起每天不间断的练笔。初一是每天当作业似的逼出三五百字,到后来越来越喜欢,课间也写、午休也写、回宿舍也写、上课都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写,每天能写一两千字,假期还能翻好几倍。这些练笔大多没有特定内容,写完了我也不回看,大部分都直接进了垃圾桶,就是为了保持一个手感。越来越多的人找我写东西,给网站啊、给学生办的杂志啊、给校刊啊,我很少拒绝,因为反正写什么我都喜欢。

最后要说的是,对于作文而言,要学会自我分析。我不会写那种标准的议论文,但高考作文写议论文会比较稳妥,怎么办?我不擅长说理,结构不够简明,但我的文笔好,同时有着丰富的阅读积累。最后我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就是文言议论文或者议论性散文。文体里没有这两个分类,我是自己创造了这两个词。这两类文章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我可以用我的语文功底去掩盖我理性思维的不足。

作文是很灵活的东西,当判卷人看到你能用文言文不出错地写一千多字、或者你的语言像诗歌和散文一样漂亮时,他对议论本身的标准就会有所放松。作文考的归根结底是文学水平而不是议论水平,换言之只要你能体现出你的水平高,实在不必太拘泥于文体与所谓的标准。高考前我拿着自己高三下学期的作文看,二十多篇教师打过分的作文中我拿到50分以上的至少有二十篇,其中有一篇满分,还有不少55分、58分。这就是我说的一切最好的证明。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