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衡水中学只会让穷孩子上名校更难,而不是更容易 | 社论

  • 日期:2017-06-22 13:20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那些认为衡水中学成了农村学生“圆梦工厂”的,事实证明,你们想多了。


文/社论


衡水中学在浙江办分校,引发持续讨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日前对此回应,称要“切实扭转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倾向”。但舆论场中,好多人从衡水中学高升学率中读出了很多“现实意味”。


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类声音认为,中国还有不少贫困家庭子弟,他们需要通过“衡水中学”们考上大学改变命运,这是衡水中学存在的基本理由;围剿衡水中学,是绞杀贫困家庭孩子改变命运的希望。


▲典型的衡水中学“鸡血”标语。


这类观点内含的认知就是,贫困家庭孩子更适合应试教育,而非素质教育,而衡水中学代表的应试模式,为这些孩子保留了一线“逆袭”机会。


但这似是而非,也错估了衡中模式给农村学生带来的正负影响。以衡水中学为代表的“超级中学”,其实并没有给农村学生、贫困生带来更多希望,反而令他们进名校更加艰难。


▲图源:南方周末。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衡中模式不单纯等于应试教育模式,而是指一省(市)举办一所或几所超级中学,打造“升学神话”的办学模式。在当前的升学评价制度之下,单纯去批某所中学搞应试教育,没多大意义——事实是,我国绝大多数高中都实行应试教育,这也是要进行高考改革、建立多元评价体系,把学校、教师和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的原因。


衡中模式的问题核心,不在应试教育,而是以更激烈的手段,把全省各地级市的优质生源汇聚到一校或少数几校,进行更高强度、更激烈竞争的应试教育。




因而,衡水中学是否给了穷人家的孩子更多机会,其实更应看“超级中学”对他们升学是否更有利,而不能把问题偷换成素质教育、应试教育哪个对农村生更有利。



后者其实是个伪命题:当下的考试评价制度中的“素质”,经常被窄化为唱歌、跳舞等技巧,被认为对农村学生不公平。但这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因此以“穷人的名义”否定“素质教育”,也失之偏颇。要知道,真正的素质教育,应是多元教育、个性教育,关注每个学生个体成长的教育。



从基本的教育常识分析,一个省只有少数几个高中独大,必然令那些县镇中学的办学日益艰难:优质生源流失,优质师资被挖走,县中凋敝,而受伤害的是农村生,他们中能挤进“超级高中”的,少之又少,更别说那些考进的孩子面临着得去异地上学的种种问题。


衡中模式引以夸耀的高升学率,其实就是通过跨地区抢生源打造升学政绩。它无法强化教育公平,只会掣肘教育均衡的推进。


或许,衡水中学由于地处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给人的感觉是,这是为贫困地区孩子办的学校,它由此获得某种“道德加冕”。但具体分析其生源结构,它们其实招的全省生源,跟为农村学生服务没太多关系。


▲衡中学子多奇志。


衡中模式不会增益于教育公平,只会制造更大的不公。认为它对农村学生更好,其实是一厢情愿。对教育部门而言,也该意识到这些“超级中学”办学模式对基础教育的损害,而不是纵容甚至美化。

版权声明: 未经授权, 谢绝公号转载    编辑: 仲鸣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