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复习备考】不畏乱花迷人眼,做好类题过险关 ——由一道文言翻

  • 日期:2017-06-21 13:15
  • 来源: 未知
  • 浏览:
  • 字体:[ ]



====


【复习备考】不畏乱花迷人眼,做好类题过险关

——由一道文言翻译题说开去

江苏扬州市弘扬中等专业学校     何伟



    15年江苏高考试题所设置的翻译题,紧扣教材。翻译题共两道,其中第(2)小题所设的翻译句是:“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 ”江苏考试中心给阅卷组下发的参考答案是:“欧阳发担任官职无论大小,都不草率简略,创立的东西,后来的人不能更改。”

本小题4分,共四小句。可以看出,每个小句中都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字词,分别是“无”、“苟”、“所”引导的“所字结构”、“更”。假如学生能准确翻译这四个字,那么整个句子翻译起来就显得非常轻松了。从这四小句来看,最难翻译的一个字应该是“无”。

首先,“苟”虽然有三个常见的义项:“苟且、姑且”;“马虎、随便、草率”;“假如、如果”,但我们可以从学过的课本教材例句中,马上排除其不相干的义项,比如: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以上“苟”为“苟且”。

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此处“苟”为“如果”。按,一般常识,但“苟”放在句首,引导一个从句,“苟”必定翻译为“假如”。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告子上》)此“苟”为“草率、随便”。更为关键的是,此篇《鱼我所欲也》是江苏高考必背篇目,即使因为考场上我们分外紧张,暂时忘记,其他也还有“一丝不苟”,“不苟言笑”,“苟言”“苟合”“不敢苟同”等词语、成语供我们联想,它们都是“草率、随便”之义。

其次,“所创立”句,属于“所字结构”范畴,更为简单。在考前这个用法我们不知训练了多少遍,而且我们现在生活中还有很多遗留,比如常见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

最后,“更”的义项虽然也较多,但在此处,一定作为动词使用,因为“更”的前面是能愿动词“能”,而我们考前训练过,或者说有一个常识:就是能愿动词“能”后,必定是动词,即使是名词,也要活用为动词。如:“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此处“水”作动词“游泳”讲;“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此处“饭”,作动词“吃饭”讲。而“更”作动词讲时,常见只有两个义项:“改变;变更;更换”。如: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柳宗元《捕蛇者说》)俗语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经历”,常见的如成语“少不更事”。

从考查结果来看,此题丢分最多的,的确是第一小句中“官无大小”的“无”字。这个“无”,我们常见的解释有“没有”、“不”、“不要”等,这也是我们常常想到的,因此很多考生要么译为“没有”,要么译为“不”;这些都是错误的。那么,这里的“无”,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联系我们所学的教材内容,比如: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唐·韩愈《师说》)这句话应译为:所以无论地位高贵还是卑贱,无论年长还是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所以,“无”是“无论”之义。也许有考生说,考试紧张,一时想不起来,但我们不要忘记,《师说》也是江苏考试说明要求的必背篇目之一,若想不到,也是不应该的。

如果有人说这个结构形式还不太明显,还是不易想到,那么我们还可以联想到苏教版《<史记>选读》中的三篇选文:

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李将军列传》)

人君无愚贤智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屈原列传》)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魏公子列传》)

以上三处选文例句形式,与考察的句子结构形式完全一样,都是“无”+一组形容词(通常是形容词的正反义连用),如“无大小”、“无老壮”、“无愚贤智不肖”、“无贤不肖”,此处“无”,都翻译为“无论”;其实,按照通常情况,此处“无”,应该翻译为“无论……还是”,则更为通顺,更符合我们现代汉语的习惯。

其次,高考必备初中篇目还有《出师表》一文,其中:“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与考题更加相似。“事无大小”即即“事情无论大,还是小”。

自从1994年以来,全国高考语文文言文一般考察史传类文言文。以《史记》为例,我们完全可以分门别类,倘若我们考前尽量做到万事俱备,那么考试时必然可以高枕无忧了。

比如:《史记·陈涉世家》中有一个相当经典的句子:“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其中,“死国”(更为确切的应该是“死+名词”结构)是一种常见句式,为什么要记住这种结构形式呢?因为“死”是一个不及物动词,后面既然加名词,那么“死”就必须要词类活用,翻译为“为……而死”。比如,我们苏教版教材学过的篇目: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诸葛亮《前出师表》)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高适《燕歌行》)

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史记·管仲列传》

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史记·项羽本纪》)

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且勇者不必死节(司马迁《报任安书》)

此外,常见的结构,还有“死身”“死义”“死德”“死操”等等,其中,这些结构中的“死”,都属为动用法,译为“为……而死”。

    知晓这些,15年全国新课标语文I卷第7题文言翻译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就比较容易了。尤其其中“死之”,也是得分点之一。

再如:当我们遇到“当”这个字时,一定要对学生讲清楚,要让学生记住它的一个特殊用法,即“当+死、杀(或其他刑法)”;此时的“当”,一定不能译为“应当”,而应要译为“判刑”。比如,我们现在还常常在电视剧或电影中,听到“该当何罪”这句话,此处“当”,即“判刑”义。其实,这种用法,教材中也屡见不鲜,尤以苏教版教材为最,譬如:

臣知欺大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已而论功,赏群臣及当坐。(《史记·刺客列传》)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张溥《五人墓碑记》)

当斩,赎为庶人。/而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史记·李将军列传》)

而当此处“当”释为“判刑”时,此用法与结构形式与“论+刑法(死、斩、杀)”同,如:

汤奏当异九卿见令不便,不入言而腹诽,论死。(《史记·平准书》)

今吾三族皆以论死。(《资治通鉴·汉高祖九年》)

使案边失亡,所论杀甚众。(《史记·酷吏列传》)

及长身自贼杀无罪者一人,令吏论杀无罪者六人。(《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

辛酉,庄有恭论斩。(《清史稿·高宗纪四》)

其他常见的有关“论”的俗语、词语,如“格杀勿论”、“论功行赏”、“论罪”,也都释为“判刑、评判”。我们再来看一下14年广东高考文言题第5小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素习知山川道径    素:向来   B. 将论囚          论:讨论

   C. 持府县短长        持:挟制   D. 卒之付御史决    决:判决

如果知道此处“论”有“判刑、评判”义,那么广东这道高考题就属于送分题了。

    而江苏卷翻译题第(1)小题所设置的译句是:“胡瑗掌太学,号大儒,以法度检束士,其徒少能从之。”江苏考试中心下发给阅卷组的参考答案是:“胡瑗掌管太学,人称大儒,用法度来检点约束士人,他的学生很少能跟从他。”

    姑且不论这句话中其他字词的重要性如何,首先我们要加以重视的是,此小题中的“掌”

字,我们必须要熟练掌握。在古代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的人治社会,有人治,就必然有人去

“管理、掌管”,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即下级对上级要绝对服从。古代有关于“掌管”

的词语可谓丰富多彩,如“守”、“掌”、“典”、“司”、“牧”、“管”、“总”、“统”、

“领”、“专”、“当”、“知”、“经”、“督”、“护”、“守”等等,如果能熟练掌

握这些字,对于我们应对其他各种题目,就可以驾轻就熟,从容自若了。

    比如,15年山东卷9A项:“臣既受命于专斧钺之威 (专:独掌)”,这个解释应

该无误。

    再如,15年安徽卷第7题翻译题第(1)小题:“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

自污。”其中“知”,即是“掌管”的意思。

    此外,有人治,就会有“赏赐”,赏赐,一般指地位高的人或长辈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

的财物。古代有关赏赐的字词,常常出现的主要有以下几个。

赐。《说文》:“赐,予也。”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乐府诗集·木兰诗》)

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左传·崤之战》)

赏。《说文》:“赏,赐有功也。”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赉。《说文》:“赉,赐也。”抚军亦厚赉成名。(《聊斋志异·促织》) 

贶。《说文》:“贶,赐也。”羞当白壁贶。(鲍照《拟古》)

    如果熟练掌握这几个词语,那么15年天津卷9题选择题D项:赍物具千数谢之(赍,

赠送)对于这个题目,我们就非常容易辨别正误了。

    总之,“不畏乱花迷人眼,做好类题过险关。”虽然文言古籍浩如烟海,我们做题似乎

是大海捞针,但是,只要我们在考前肯下一番功夫,做个有心人,善于将文言各种字词归类

合并,一定会做到有的放矢,化险为夷。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