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个语言板块的内容请大家特别注意第六大题,很多同学对第六大题并不太了解,其实这一部分是试卷上面除了作文之外变化内容最大的一个部分,因为它立足的是语文的应用、生活的语文、身边的语文。所以,每年都会有新题出现,大家把握起来难度比较大。对于这一部分内容,我们一定要先认清它的考察方向,它立足于考察的是什么呢?考的是我们在生活当中实际应用语文的内容和能力。从目前考试的指导思想来看,应该倾向于两个方向:一个是关注现实,一个是回归传统。而且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回归传统的那些题型基本上不走回头路,也就是原来考过的那些题型,再考的可能性都很小了。
第六大题我们应该分成几个层次去把握,这一段时间同学应该梳理一下曾经考过的传统的题型有哪些,比如修改病句、压缩语段、扩展语句、语意的连贯、排序等等。另外,还应该知道这一部分里边考的最多的两个内容。一个是仿写,一个是生活情境用语。另外还可以参考一下其它的题型。从目前全国的情况来看,全国卷比较稳定,其它省份的试题当中多有一些探索性的题目。
现代文阅读的内容,就是两道题,第二大题和第五大题,它同属于现代文阅读的范畴,但是考察的方向不同,重点也不一样。第二大题以前同学们习惯于叫做科技文阅读,其实这种说法目前是不科学的,应该叫做获取信息类文章的阅读,因为它考察的是获取信息的能力,选的文章是以介绍信息为主的,可以选自然科学类的文章,也可以选社会科学类的文章。突破这一类文章,我们应该在这样两点上去下工夫:第一,掌握这一类文章的结构。第二,找到这一类文章信息体现的地方和特征。
这一类文章突破的重点在什么地方呢?主要在于如何去抓住信息。阅读文章应该是解题的关键,其次我们才是去了解题目。这一类文章的结构一般地来讲比较固定,往往是按照先介绍某种信息,接着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这个信息进行解释、说明。它的信息往往体现在数据、总结性的句子、判断句、定义、概念这些地方,而且这一类文章选来作为考试内容的材料的这些文章,应该有一个基本的特点,或者是要求,那就是信息应该是新的,而且这一文章只讲一个信息,而且这个信息应该是准确的,它的表述是严谨的,思路是清晰的。所以,我们抓住了文章的结构,从考试来看,内容不外乎理解、分析综合这样两个能力层级。理解的往往是词语或者是句子,词语在这一类文章里面只有概念。考试的题目现在一般控制在3到4道题,常考的比如概念的理解,比如推断这样一种能力,比如对于信息的筛选或者是概括,当然更主要的立足点是对于文意的理解。如果说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一类文章考察的重点和我们阅读提高突破的点,可以这样说,就是让我们快速、准确、完整地把握信息,就考察我们这样的一种能力。
我们要做的是还要了解一下题目的特征,比如概念的考察往往是从两个方面,有的考定义,有的考解释。我们知道考什么,然后到文章里去找、去核对就比较容易了。推断的题大家也不用担心,因为它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让我们对一些半隐性的信息进行分析。
文学作品的阅读一直是一个难点,和获取信息类文章的不同,文学作品侧重考察的是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的能力。现在的选文大多选的是散文,因为散文最适合拿来考试。文学作品考察的方向应该是让我们去把握文意的这样一种能力,因为文学作品作者总要去表达文意,而且是通过一定的技巧,比如说形象、手法去表达文意。所以,它考察的层次就定位在三个方面:理解,比如理解重要的词语、重要的句子,或者是让我们对文意进行一个分析综合,分析综合考的最多的就是对文章的内容部分信息进行概括。然后是鉴赏和评价。鉴赏无外乎是文章的技巧、方法。评价的是文章的观点、态度。
这两类文章我们应该清楚它考察的方向、考察的重点。由于文学作品往往采用的是主观出题的方式,大家答题如果缺乏比较系统或者是对路的训练,得分往往比较难一点。所以,这也是这道题得分不高的原因。在现代文阅读的这个内容里,我们突破的方法是获取信息类的文章把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的分别找出几篇来认真地研读,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最顺利地把它读懂,把握住了信息,这样做题就没什么障碍了。对文学作品,我们一方面也要从结构上去入手、把握,另外一方面也要对常见的这些散文的内容、感情、类型等等做一下梳理。比如说拿来考我们的文章,大多反映的是作者或者是某种感情,或者是对生活的感悟,或者是一种感想等等。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