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台湾问题和祖国统一

  • 日期:2012-06-16 09:18
  • 来源: 好学生
  • 浏览:
  • 字体:[ ]

  【热点背景】

  2005年是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台湾第二次回归祖国(1945年)60周年,也是台湾建立行省(1885年)120周年。今天我们期盼台湾第三次回归祖国,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我们的国家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但是,近年来,台湾岛内局势发生了重大、复杂的变化,"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动不断加剧,给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台湾当局不断在台湾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进行"台湾正名"、"去中国化"等"渐进式台独"活动,蓄意挑起两岸对立,竭力破坏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事实说明,"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日益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成为对台海地区和平稳定的最大现实威胁,如不予以坚决反对和遏制,势必严重威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断送两岸和平统一的前景,危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005年3月14日,十界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既为遏制"台独"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又为促进两岸关系发展、争取和平统一前景提供了坚强的法律保障,将对促进国家统一大业、维护台海地区乃至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005年4-7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和新党主席郁慕明先后访问大陆。胡锦涛总书记分别会见了各访问团全体成员,双方在认同"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就促进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发展的问题及交往事宜,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并发表了会谈公报,标志着两岸迈入了通过党际沟通平台进行对话的新里程。

  关注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问题,特别是台湾问题,这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问题。2005年北京文综考察了1979年全国人大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2004年春季高考考察了一国两制思想等。所以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应更加引起重视。

  【重点提示】

  1.关于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问题,除了关注台湾地区以外,还应该重点关注西藏、新疆等地区。这里由于篇幅问题,所以就不再一一赘述,大致的方法是注意历史上的西藏和新疆,再把他们与现实相结合,平时注意对历史史实的记忆,再加上一些新题的训练,但史实是基础和重点。

  2.另外区域历史也很重要,比如东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一季独具历史和经济发展特点的湖北、湖南等地区。重点注意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族关系,这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问题。

  【专题知识整理】

  1.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1)公元230年,吴将军卫温曾率军浮海至夷洲(今台湾),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2)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去流求(台湾)。

  (3)南宋时,澎湖划归福建省晋江县管理.

  (4)元朝时,正式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今台湾),自此,台湾正式归中央管辖。

  (5)明朝时,郑成功于1662年把荷兰侵略者从台湾赶走。

  (6)清朝康熙帝时,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清政府正式在台湾设行省,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

  (7)1943年、1945年中、美、英分别发表《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明确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规定日本将台湾归还中国。《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对台湾归属的规定完全具有国际法的效力和意义。

  (8)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事实得到国际公认。

  (9)中美分别于1972年、1979年、1982年发表的《上海公报》、《建交公报》、《八一七公报》,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及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原则。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