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学安排复习计划,做到心中有数。
由于寒假没有补课,下学期初我也没有参加周六的补课,所以去年我的进度比其他的学校慢,新授课我在5月21日才结束,剩下来的复习时间就只有一个月,如何用好这一个月,怎样开展复习工作呢?下面是我校会考复习的安排:
第一阶段:根据会考大纲要求进行第一、二、三单元的复习和题例分析。(共安排大约5课时)。
(时间安排在大约5月22日—5月29日)
第二阶段:对第一、第二、第三单元的知识进行单元测试和讲评(共安排大约2课时)。
(时间安排在大约5月30日—6月2日)
第三阶段:根据会考大纲要求进行第四、第五单元的复习和题例分析。(课时安排4课时)
(时间安排在大约6月3日—6月9日)
第四阶段:进行两次模拟考测试和讲评,测试之间安排实验单元复习。(课时安排9课时)
(时间安排在大约6月10日—6月21日)
二.巧用会考大纲,提高复习效率。
会考大纲是学生参加会考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在会考复习中一定要用好它。我的做法是:会考系统复习前利用大纲先让学生了解考试的时间、题型和分值,会考复习时根据大纲重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回顾每一单元的知识内容,其中可以考虑用不同的方法对知识进行整合,如复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知识点中,涉及到不少基本概念,可把学生容易混淆的概念,例如染色质与染色体、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染色体与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与四分体等列出,归纳出它们相互的联系,用图解表示,可加深理解和记忆。
复制、联会
四分体(含4条染色单体)
高度螺旋化
着丝点分裂
染色质
染色体
2条染色单体
2条染色体
解螺旋
复制
形状大小相同
同源染色体
分别自父或母方
再如:“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及其关系”这一知识点,学生学习过程中往往感觉比较枯燥而不容易掌握,老师在帮助学生复习的过程中,就可先画好一个相对固定的图:
血管
消化
酶
吸收
各种细胞
然后复习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这样的复习方式较新颖,学生容易把物质的代谢特点找出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效果较好。
复习糖的代谢过程,可利用图(一):
消化
酶
食物中淀粉
吸收
葡萄糖
血糖
血管
肌糖原
剧烈运动
通过图表的复习比较,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糖类、蛋白质代谢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找出物质的代谢都有①合成②分解③转化的三个基本特点,物质的来源也有①食物的消化吸收②自身物质的分解③其它种类物质的转化的三个基本特点;同时,找出三大物质代谢的关系,明确三大物质的代谢是同时在细胞中进行,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
此外,重视会考考纲练习题的分析。学生先独立完成考纲的练习,明确交作业的时间,然后让科代表收集同学做题中存在的问题,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题目的分析,提高了题例课讲评的效果。
还有,两次模拟考我分别选用了考纲中的两份综合测试题。具体做法:当我把会考大纲拿回来,我先让科代把大纲后面的两份综合测试题和答案撕下来,并分别装订好,考试时我就明确这是广州市生物教研室的老师编写的试题,我们参加的也就是广州市生物教研室组织的会考,如果你能通过这两份测试,那么你就一定能通过会考,假如两份测试题你都没有通过,那么自己就要找原因,尽可能的赶上来。学生听了我的话,而且离会考剩下只有大约两周时间,所以大多数学生都能认真对待每一次的测试和讲评,对个别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起到一个警示的作用,促进了这一部分学生开始自觉复习。这对于老师自己也免去了到处找资料、出试题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这种做法对老师和学生都有好处。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