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2009年高考名师手记之:政治篇(十六)(3)

  • 日期:2012-03-22 09:56
  • 来源: 学习方法
  • 浏览:
  • 字体:[ ]

  (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节;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民族精神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要性: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

  (1)最重要的是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心骨”作用。

  (2)必须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4)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5)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四)正确把握中华文化、民族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的关系

  1.区别:

  (1)中华文化是指中华民族所创造的区别于其他民族而独具特色的文化形式。它表现为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精神面貌等思想文化方面的特征。

  (2)民族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共同体在历史和现今所创造的能够代表其共同特点的文明成果的总和。

  (3)中华民族精神是指在五千多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2.联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根植于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