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高考只有60多天了,中考也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本报推出的“关注中高考”系列报道,将伴随众多毕业班的学生们共同冲刺中高考。
近日,记者走进了辽宁省实验中学、沈阳市第二中学,看看那些尖子生们,在最后两个多月的复习阶段里的学习状态如何,他们的奋斗目标是哪所大学,他们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与同龄学子们分享。
理解知识比单纯记忆更重要
采访对象:谢睿勋
学校:沈阳市第二中学 1110班(理科)
奋斗目标:清华大学
“我觉得第三轮复习是最重要的。”谢睿勋说,“第三轮复习我将把精力放在查缺补漏上。”
谢睿勋告诉记者,他的第一轮复习重在知识点的积累,第二轮复习重在知识点的运用和能力的提升。“现在的知识点已经复习得差不多了,也形成起了体系,第三轮复习,我打算将第一轮复习时的知识进行查缺补漏,同时将第二轮复习时没有练习到的题型在第三轮复习时适当补充。”
谢睿勋告诉记者,他的学习诀窍是注重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跟着老师的步伐走,对于老师当天讲的东西,要求自己必须做到当天理解,而且一定要有适合自己的认知方法去理解这些知识。此外,当天练习的题型一定要及时巩固复习,否则过了几天就容易忘记解题思路或者生疏。“只有在当天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巩固,而不是单纯地背和记忆,才能让我真正掌握这些知识。”谢睿勋如是说。
教师点评:
这个孩子学习的方法在于对知识思考非常深入,对不懂的问题喜欢刨根问底。这种学习方法的优势在于,一旦他把某一个知识点掌握透了,一通百通,与这个知识点相关的问题就都能够解决了,而且也容易建立起知识点间的联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主任 张亚丽
通过做模拟题找自己的不足
采访对象:郭金
学校:辽宁省实验中学 高三(2)班(理科)
奋斗目标:清华大学
“每次考完试,我都要自己做一下反思,看看自己有哪些疏漏,这是我学习的一个窍门。”
在最近的复习中,郭金会规定自己一周做几套模拟题,以此来寻找考试的感觉,反思时重在分析自己的不足,看是知识点掌握得不够牢固,还是考试的时间不够用,看看哪些题型、哪些地方耽误了自己的做题时间,再针对自己薄弱的地方进行强化,克服考试中的困难。然后逐一掌握,在考试中也要积累考试的技巧、小窍门。
另外,郭金提醒同学们,在复习阶段,老师们上课讲的例题一般都是很有代表性的,可以将上课时老师教的一些方法进行总结,这样有利于在做题时尽快找到解题思路;对于平时练习中,那些类型独特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习题,也可以自己尝试总结新的解题思路,这些都有利于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架构。
此外,她还建议同学们重视错题本,把典型的题、老师经常讲的题型、自己掌握不扎实的题型总结到错题本上,经常复习。
教师点评:
不死读书、不浮躁是郭金学习的特点。很多同学对于考试存在误区,认为考试只是为了检验成绩和学习效果,而忽略了对试卷进行总结,郭金非常重视对模考及平时模拟试题的总结,从中发现不足,继而进一步加强学习,这点很值得同学们借鉴。
班主任 宋琦
数理化学科要坚持做题
采访对象:张德辉
学校:辽宁省实验中学 高三(2)班(理科)
奋斗目标:北京大学
“理科复习贵在坚持,比如化学复习,可以每天抽出至少半个小时复习笔记,对自己感兴趣、或掌握不扎实的问题在笔记上做一些批注。”
张德辉的理科成绩非常优异,在为我们介绍经验时,他说:“理科复习贵在坚持,比如化学复习,可以每天抽出至少半个小时复习笔记,继而对自己感兴趣或掌握不扎实的问题在笔记上做一些批注。在周末的时候把自己一周以来的错题重新做一次,进行总结。”
在物理学习中,他建议同学们要有“格物穷理”的态度,就是说物理试验中的每一个模型,你都要去见到它,了解它,遇见陌生的东西你也会有感觉去应对它。这是经验上升到方法的过程,这需要一个时间过渡,并不是特别难的事情。而数学科目,可以每天抽一定的时间来做一个题型,比如,选择题、填空题或者大题,然后把不会的题总结一下,经常练习,每天坚持做,就会发现你的数学成绩有显著的提高。
“数理化学科的学习,我建议大家不要搞一些突击。”张德辉告诉记者,理科题型经常出现一些变化,所以一定要有应对题型变化的能力,这个是需要长时间去养成的,所以要一点点做题积累经验。
教师点评:
张德辉的学习方法非常适合理科学生借鉴。很多同学在学习时,虽然也做了很多习题,但往往喜欢今天做物理、明天做化学,而无法做到每天都对所有科目进行练习,“理综合”考试形式,显然张德辉的复习方式更容易适应考场的需要。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