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技能获得技巧(2)
- 日期:2011-07-03 07:27
- 来源: 未知
- 浏览: 次
- 字体:[大 中 小]
自学计划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自学的内容,二是自学的进度。自学的内容是由自学的总目标所决定的。学生在确立自学内容时最好是根据自己所学的课程和自己的特长爱好,如在课外自学英语,或为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满足自己的爱好自学绘画、音乐等。在当前,有条件的学生最好把学会操纵计算机作为自己主要的一项自学内容。确定自学内容后便要制定自学的进度——在自己所能利用的自学时间里合理安排已经确定的自学内容。自学的时间有长有短,如寒暑假是较长的自学时间,课前、课后,饭前、饭后及入睡前则是较短的自学时间,这时就要精打细算,合理安排。制定自学计划需要遵循的一个关键指导原则是循序渐进。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说:“我一谈到卓有成效的科学工作所应具备的这个最重要的条件,心情就不能不激动。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再循序渐进。你们一开始工作起,就要在知识积累方面养成严格的循序渐进的习惯。”学生在制定和实施自学计划时也要努力做到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切不可操之过急,想一口吃个胖子。自学就像建高楼一样,需要一砖一石地垒起来。及时检验自学的质量自学有一定的周期性和阶段性,每当一个周期或阶段结束时,自学者必须对自己的自学效果进行一番检验。巩固前面自学的成果,为下一步的自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自学者的学习周期一般包括四个环节,即“学习——作业——检查——复习”。
学习就是自学新的内容;作业是依据新学的内容进行练习,这是自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环节;检查是检验自学的结果;复习即是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补充学习。国外还有一种“SQ3R”学习法,其环节是:浏览——提问——阅读——复述——复习。浏览就是对所学内容进行“粗读”,概括了解所学内容的大意;提问即是在粗读的基础上根据学习内容提出一系列的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对自学内容进行精读,这就是阅读阶段;复述就是复述自学的主要内容,并试图解答提问阶段所提出的问题,这就是一种自我测验,检查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是在复述的基础上进行重点复习,对自学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弥补。在自学过程中,新的自学活动建立在原有自学的基础上,先前的自学效果如何,直接影响下一步的自学活动。所以在一个自学周期中对自学效果进行自测是十分重要的。自学质量检查的方法,可以是自我测验,如通过复述、背诵、做自测题等方式。也可以由他人帮助进行检查。检查可以反复地阶梯式地进行,如这次检验 ABC三个问题,下次检验ABCD四个问题,再一次可检验BCDE四个问题,这样连锁式地循环往复,便可以强化自学检查的效果。善于使用工具书自学活动都是自己独立进行的,没有教师的指导,所以学生在自学中遇到许多问题要依靠工具书才能解决。
所以在自学活动中,要善于学会使用工具书。工具书是根据人们的特定需要,以特定方式编排的,为人们迅速提供某种知识或文献线索的特定类型的文献。工具书有以下一些类型: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索引年鉴手册名录地图、地名词典书目文摘在自学中使用最多的是字典、词典、指导手册、地图和文摘等。自学中使用工具书应注意:首先要善于选择恰当的工具书;其次要做到熟练地使用——翻阅和检索工具书;第三要做适当的笔记。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习惯是完成动作的需要,自学习惯就是必须进行自学的需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就是一个人把自学作为像吃饭、穿衣、洗漱等活动一样每天必须完成的一种活动。如果不进行自学,就会浑身不自在,就像不吃饭、不洗漱那样不舒服。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好的态度和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地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自学中的读书方法读书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学形式。一般来说,一个人自学的效率高、效果好,那么就证明他的自学能力强。而善于读书是提高自学效率的重要保证。所以在自学活动中,熟练运用读书的方法对于培养自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自学中的读书方法有很多种,以读书的程度、理解的深浅为标准划分,可分为泛读和精读;以读书的方式为标准划分,有朗读、默读和抄读、跳读;以读书的速度为标准划分,可分为速读和慢读。
1.泛读泛读就是对所要自学的书籍或文章只进行大体的浏览和粗略的通读,一般不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泛读最大的优点是:能在较少的时间里阅读较多的材料。能充分利用较零散的时间而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积累资料、培养阅读习惯和兴趣的目的。泛读既可以扩大自学者的知识面,又为精读打下基础。泛读的方法适用于普及性读物、大部头的古典名著、外国名著和报刊杂志等。2.精读精读就是对所学的书籍材料进行全面、细致、深入地通读研究和理解的一种读书方式,一般与填写读书卡片、写读书心得和读书笔记结合进行。精读的优点是对所学的知识材料印象鲜明、理解深刻、了解全面,并对学习的知识能熟练运用,举一反三。精读一般应在泛读的基础上进行。这种方式比较适用于阅读与自己的学习或自学目标密切相关的材料。在精读中,要反复琢磨,逐字逐句进行阅读,直到能全部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基本精神。精读过程中,一般应特别注意每段文字的第一句话和最末一句话,它们往往是这段文字的概括和总结。3.朗读朗读是学习者利用发音器官的强烈运动,把阅读的材料用较大的声音表现出来的一种阅读形式,也就是阅读者以大声的读出声的方式阅读报刊书籍。朗读的优点是阅读者能随时收到自己声音的反馈信息,以强化阅读的结果,同时训练自己的发音和语调。语文、英语等学科的课文及相应的阅读材料适宜用朗读的方法。4.默读默读是不发声地进行阅读,但伴随有阅读者的内部语言活动。默读的优点是在集体学习的环境里,能够避免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干扰。所以这种方式特别适用于课堂自学和复式教学之中。
5.抄读抄读又称为笔读,就是边读边把所读内容全部或有选择地抄写一遍。抄读的优点是使阅读者对所读材料记忆准确、理解深刻;其不足是阅读速度太慢,所以仅适用于阅读少量的关键性材料。6.跳读跳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根据阅读者的需要选择某一部分内容来读,其他内容则跳过去不读。跳读的优点是使阅读者能根据需要取其所需,从而能以较少的时间达到自己的目的。7.速读速读指快速进行的阅读。一般讲的“一目十行”就是指速读。速读的特点是阅读速度快,因为速读不是以单个的字词为视读单位,而是以句子甚至段落为视读单位。因此,速读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理解和掌握成段文字的基本内容。熟练进行速读的关键是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如何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呢?首先,要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在阅读中遇到不理解、不认识的生词、生字是快速进行阅读的一大障碍。所以,中学生朋友必须尽量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以消灭快速阅读中的“拦路虎”。其次,注意训练自己不发声阅读的能力。发声阅读每分钟能读出125个单词,而不发声阅读眼睛每分钟则能扫描250~400个单词,甚至更多。所以应不断训练,提高自己的默读能力。第三,阅读中要努力做到使眼睛“抓住”最关键的词句或关键的自然段。句中的关键词就是主语、谓语等中心词。自然段中的关键句子往往在段首或段尾,在阅读中抓住这些关键点,便能提高阅读的速度。第四,日常学习中要坚持练习快速阅读。练习的周期是两个星期,坚持练习快速阅读两个星期以后,你的快速阅读能力就会明显增强。如果能够坚持长期练习,就会发现你的快速阅读能力跃上了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