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步课堂自学指导法
- 日期:2010-05-20 08:25
- 来源: 未知
- 浏览: 次
- 字体:[大 中 小]
这是一种“自学辅导方式”教学法,既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求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实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学来掌握知识,并且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具体步骤如下:1.自学:自学是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重要途径,所谓“心理承受能力”,是指在气氛紧张、时间紧迫和遇到了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做到“视线与意识同步”。自学具有活动的实践性,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从实践活动的机制看,又是人脑这种以高级形态存在的物质的特殊活动。学生在自学中特别要注意自觉,特别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了,会积极地影响自己的智力潜能向智慧行为转化。学生有了自学,教师不但能够掌握学生旧知识的学习情况,而且能够从自学卡中获得学习新知识的信息、课前教学信息,从过去的单向传递式变为现在的交往反馈式。通过指导学生自学,教师可以从通过新、旧知识两方面的信息,掌握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和困难所在,重新组织知识,调整重难点,确定向学生传递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学生则可以通过自学对新知识获得丰富的感知和初步的理解,发现问题、带疑听讲。在教学中教师就能使教与学目标一致,同步和谐,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很明显,学生对听课自学程度的好坏是决定一节课教学效益的关键,然而,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会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而必须经过教师的认真指导才能逐步实现。
为此,在学生的自学过程中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指导,要求学生在自学中做到:读书有序,读思结合,善疑好问。读书有序就是读书要有顺序,先总后分再集中。学生先通读了解教材内容,接着再按照自学提纲分段阅读,明确各段间的联系,最后抓住重点难点反复阅读;读思结合是读中有思,想中有读,边读边想;善疑好问就是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自学过程中,不但要使学生把书读懂,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在指导学生自学中,不但要求学生做到以上几点,还要做好具体的指导,帮助他们不断提高自学能力。2.自测:自测是检查学生自学效果的又一次反馈,以唤起学生对新课的注意,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为讨论做好准备。当然,自测的内容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般来讲,概念课出示一些有关题目,让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以检查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程度;运用法则、公式等的例题课,则主要模仿例题出示自测题,以检查学生运用法则、公式的能力,并由此抓住主要矛盾,开展讨论。3.讨论:讨论是利用学生的自学成果,在完成自测题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的矛盾开展讨论,通过学生的争论、说理和演示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形成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这样一种纵横交错、多层次的信息传递方式。
4.小结:小结是在学生通过讨论,对新知识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和基本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的,小结时要注意对容易忽视和混淆的知识进一步强调,注意小结的针对性。教师要注意把学生所学的新知识进行全面归纳,使知识条理化;学生要弄清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把新知识纳入旧知识的体系之中,使知识系统化。5.作业:学生完成作业是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逐步达到牢固掌握,熟练灵活地运用的过程,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的关键,教师在布置学生作业时,要注意作业的“少、精、活”。6.改错:学生完成作业以后,一般都是急于知道自己做的是否正确,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对作业的及时评价和改错,不但有利于熟练掌握所学知识,而且又能帮助学生强化正确,修正错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修改作业的方式有很多种:较简单的作业由学生自己改,难度较大的作业教师可以先公布答案,同学们之间互相找出原因;有时教师也可以把抽查的作业或在指导作业时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先拿到全班会诊,发动学生共同改正,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又能把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从以上整个学习过程看,师生之间通过不断的吸收和输送信息,及时的评价和多次的反馈推动了学习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来说,反馈信息可以使学生强化正确,修正错误,找出差距,更加努力;对于教师来说,反馈信息可以使教师掌握现状,改进教学方法,及时调控,从而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实践证明,运用这种学习方法,不仅使课堂学习过程进一步科学化,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