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选择自学课题
- 日期:2010-02-21 10:33
- 来源: 未知
- 浏览: 次
- 字体:[大 中 小]
选择自学课题要在正确的原则指导下进行:1,需要性原则。社会的需要是我们选择课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不能脱离社会的需要盲目地追求个人的奋斗目标。只有使自己的选题与社会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学习的成果才会发挥出应有的作用。2. 可行性原则。选择的课题要与自己的主客观条件相符。一个人的精力、时间有限,在自学上一般以选择一个专业为宜,而选择这个课题一定要从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实际出发,这样,选定的课题才有现实的基础,并且易于得到各方面的支持。3.特长原则。这是自学能否奏效的重要的内在因素,也是选择课题的着眼点和主要依据。一定要有自知之明,认识自己有何长处,有何短处,善于扬长而避短。在具体的应用上,可参考以下几种基本方法:1.适用定律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生长点,要遵照善用所长,贵在适用的原则去发现并认准自己的优势,科学地分析主客观条件的长短利弊,然后选题定向。这样,才能克服乱押宝和不知所措的盲目自学状态。2.兴趣发展法。许多人在选择自学目标时往往都是对某一门特别感兴趣而决定的。兴趣、志向、事业心、成就是一脉相承的。浓厚的兴趣、爱好,是确定主攻方向的基础。所以应珍惜兴趣,并使这种具有个性特征的兴趣与崇高的理想结合起来,以决定自己迸取的方向。3.灵感发现法。抓住一两次偶然的机会和某一事件中闪现出来的对某个知识领域的兴趣,努力证实它的实用性,并坚持朝这个方向发展,往往会使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性格内向或自卑心理较重的年轻人。4.社会检验法。有的人确有较好的天赋和知识基础,并在许多方面显示出一定的才华,但自己却不知向何处发展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在这种情况下,可把自己已有的成果、文章、论文等提供出来,让社会各方面来验证、鉴定,以便尽早发现和肯定向哪些方面发展才最适合社会的需要而又是自己最擅长的,从而尽快确定专攻的方向。5.调整适应法。有的人学这个不行,学那个也不得法,到处碰壁,以至茫茫然,弄不清自己到底有什么长处,应该学什么才是。发生这种现象,大多是主观设计与客观的距离太大,所以行不通。这时,应冷静地想一想,为什么受挫?不要钻牛角尖,而要及时调整自己的设想、计划,使课题尽量符合自己的实际。6.利用阵地法。就是干什么学什么,立足本职,放眼发展。这样,可以把学习和工作结合起来,既可利用工作实践为课堂,又可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工作中去,保证了自学的知识能尽早对准工作的目标,从而快出成果。现在不少人边工作边参加“五大”本专业的学习,就是阵地法的充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