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学习时顺应大脑活动规律
- 日期:2010-02-16 10:46
- 来源: 未知
- 浏览: 次
- 字体:[大 中 小]
学习过程是在大脑皮层的学习中枢进行的,它有以下活动规律:1. 始动调节。汽车起动时,速度很慢,以后才逐渐加快。人体的各项活动也是这样,都有一种“惰性”,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克服。学习开始时,大脑皮层的活动能力较低。以后再逐渐提高,在一段时间内达到高峰,以后又逐渐下降,在每一节课中都有这样一个工作曲线出现。在一个上午或是一天、一周甚至一年中都有类似情况。这就提醒我们,要适当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在大脑活动高峰时间去学习较难的内容,这样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例如,考试时,可以挑一二道比较容易的题目先做,然后再做较难的。2.优势法则。为什么有些同学的学习成绩并不好,而对某些电影片断却可以对答如流,一字不差呢?这是因为他对电影产生了兴趣,从而在大脑皮层形成了“优势兴奋灶”,将皮层其他兴奋点的兴奋吸引了过来,从而加强了自己的兴奋度。处于优势兴奋状态的皮层区具有最佳的应激机能,注意力比较集中,条件反射容易形成,学习效率就比较高。因此,学习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要有浓厚的兴趣,这样学习时才有强烈的欲望,才能集中注意力听讲。3.动力定型。当我们多次重复同一活动时,所产生有规律、有秩序的刺激,使大脑皮层反应的出现越来越容易、越精确,这时神经细胞能在消耗最少的情况下收到最好的工作效果,形成了大脑皮层活动的动力定型。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任何学习,要提高记忆力,也要运用这个道理。4.镶嵌式活动。学习时,大脑皮层只有相应的区域在工作,而其余部分处于休息状态,形成工作区和休息区互相镶嵌的活动方式。随着学习性质、形式或内容的改变,新的镶嵌不断形成,这样可以使皮层上各个区域轮流得到休息。一个人能在一天的活动中不至于非常疲劳,就归功于大脑经常只有一小部分在工作,而大部分处于休息状态。5.保护性抑制。学习开始后,大脑皮层即进人工作状态,随着学习时间的延长,皮层细胞逐渐由兴奋转入抑制,进人休息状态以防止脑细胞能量进一步的损耗,这是一种保护性的抑制。在抑制过程中,皮层细胞不做任何工作,而是加速恢复自己的工作能力。这就提示我们,在学习一小时左右后,应当休息片刻,让大脑得到充分休息,以利于下一步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