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增逻辑推理题,对考生思维做极度挑战?

  • 日期:2017-10-22 10:34
  • 来源: 中学生读写
  • 浏览:
  • 字体:[ ]

 

【一】

 

 

很多同学都以为数学最重视逻辑,其实,语文学习也不能忽视逻辑。忽视逻辑,就可能写出下面这样的病句:

 

忽视逻辑,就一定会写出这样的病句。

图书馆里有外国小说、侦探小说和逻辑推理类的书籍。

最近天气炎热,所以这次我的语文没有考好。

 

上面这些病句,是不是大家很熟悉?从语法上看,它们都没有错误,其错只在逻辑上。我们把这样的病句,戏称作“神经病句”。

 

【二】


近年来,逻辑推理在高考、中考试题中越来越受到重视。2017年,全国卷拿出5分,对逻辑推理能力进行考查。

 

请看下题:

 

全国卷试题

 

 

下面文字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 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出问题。(5分)

 

“爆竹声中旧岁除”,说的是欢度春节时的传统习俗,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喜庆,但是会带来空气污染、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还可能引起火灾,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现在很多城市已经限制燃放,这样可以避免发生火灾,而且只要限制燃放,就能避免环境污染,让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① 火灾不一定造成人身伤亡。

②                    

③                    

 

 

这是全国卷3中的一道逻辑推理题。原文中,“一旦引起火灾,势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样的推断太绝对了。很多时候,我们不能把话说死,另外两句也要修改,答案是:


②限制燃放不一定就能避免发生火灾。

③限制燃放不一定让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不犯逻辑错误呢?

 

【三】

 

首先,说话要留有余地,结论不能偏颇。如:

 

⊙ 苏轼因为屡遭贬谪,最终成为一代宗师,可见,痛苦和坎坷正是一个人成功的条件。(结论偏颇)

 

这句话使用了归纳推理,也就是从具体的现象中总结出一般的规律,是从个别到一般,如果是不完全归纳,也就是通过一个或几个例子得出结论,很容易犯结论偏颇的错误。这种错误对于初写议论文的学生来说,极为常见。


例句中,从苏轼一个人的经历上,就说“痛苦和坎坷正是一个人成功的条件”显然过于绝对,可改为“痛苦和坎坷也可以成为一个人成功的条件之一”。


【四】


其次,注意因果关系,不能强加因果如:


⊙ 周谷城先生早年就投身于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所以最终成为蜚声海内外的著名学者、历史学家。


一种事物或一些条件的存在导致另一种事物的产生,其中前者是因,后者为果。在例句中,投身五四运动和成为著名学者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所以”这个词语用得莫名其妙。要记住“因为……所以”不能随随便便使用。


【五】


最后,注意条件关系,不要混淆“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如下面两个病句:

 

⊙ 只有天下雨,地才能湿。

“只有……才……”连接的前后内容,后者必须能推出前者,“地湿”了,未必是因为下雨,这里应该说成“只要天下雨,地就能湿”。


⊙ 只要肥料供应充足,庄稼就能获得大丰收。

“只要……就……”连接的前后内容,前者必须能推出后者,“肥料供应充足”了,如果没有水分,庄稼也不能大丰收。这里应该说成“只有肥料供应充足,庄稼才能获得大丰收”。

 

总结一下,我们把后者能推出前者的叫做充分条件,关联词语应该为“只要……就”;前者能推出后者的叫做必要条件,关联词语应该为“只有……才”口诀为:


前能推后是充分,

关联词语“只要就”。

后能推前是必要,

关联词语“只有才”。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