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读少了,我们已分不清兰和蕙、峦与峰、葛和藤……

  • 日期:2017-09-06 09:06
  • 来源: 中学生读写
  • 浏览:
  • 字体:[ ]

 

今年入学的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七年级新生,将使用国家统一的部编本语文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新教材其中一大变化,是增加了古代诗文的篇目。

 

于是,有很多人心有疑问:如今日常生活已经不再使用古文,为什么还需要让孩子多学古文?古文有哪些不同于现代文的特点?

 

这个问题几句话说不清,今天我单就“用字准确”来说,分析文言文的优势。

 

首先,古文用字十分准确。

 

比如说到“山”,古人便有“岳、峰、岭、峦、嶂、丘”等字。高而大者为“岳”,高而尖者为“峰”,小而尖者为“岭”,低而连绵者为“峦”,高而险峻者为“嶂”,小而多土者为“丘”。


如今呢,这些字除了用在地名中(如东岳、秦岭、虎丘等),多数已经从日常表达和书面表达中除掉了,我们只能用“大山、高山、陡山、土山”来表达山的不同。


被我们丢失的词语远不止几座“”,如今,我们已经分不清“葛”和“藤”,已经分不清“兰”和“蕙”,已经分不清“亭”和“榭”,已经分不清“绸”和“缎”,已经分不清“”与“”……

 

其次,古文用字注重分寸。

 

仅仅一个称呼,古人便十分讲究。他们不说“”,而是根据不同情况说“仆、臣、愚、不佞、不才”等等。


再比如我们现在说“打”,无论对象是谁,都只会说“打某某”(网络上当然还有“灭了某某”),但古人却会用“征、讨、伐、侵、袭、攻”等不同说法,来区分战争的正义性、作战对象的远近等不同情况。

 

再次,古文用字讲究来历。


所谓“来历”,是指有些字词背后有故事、带情感。比如我们现在说图谋夺权,古人喜欢用“问鼎”一词,因为这个词让我们想起背后的故事:春秋时、楚庄王陈兵于洛水,向周王朝示威,周派使者慰劳,“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暗示楚王有夺取周朝天下之意)。“夺权”仅仅诗歌词,而“问鼎”背后却有故事。

 

再如现在说到辞职,可以说“老子不干了”,也可以说“天下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当然也很生动,但古人却喜欢用“挂冠”这个词语,因为其后隐藏了几个生动的故事(喜欢的同学可以百度),一提到这个词语,似乎看到那个潇洒的辞官动作。用这些有来历的词语,可以表达得更丰富含蓄,避免了浅薄生硬。

 

因为有了以上特点,所以古文表达更为准确、严密、得体,高度发挥了表意文字的优势。时代越发展,世事越复杂,科技越进步,我们就更需要关注并发挥这种优势。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