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寺是我国最大的藏汉结合式寺院
- 日期:2009-10-25 09:01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次
- 字体:[大 中 小]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湟中县治鲁沙尔镇的莲花山坳,北距省会西宁市25公里。相传,这里是喇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创始人宗喀巴(1357~1419)的诞生地。因寺址原有纪念宗喀巴的宝塔而得名。藏语称“贡本贤巴林”,意为“十万佛像弥勒寺。”明嘉靖三十九年(公元1560年)开始建寺,历经400余年,发展为拥有殿宇、经堂、佛塔、僧会等30多座藏汉艺术风格相结合的古建筑群,占地14.2万平方米,是我国藏传佛教六大寺院之一,也是我国最大藏汉结合式寺院。整个寺院依山而建,最引人注目的是主殿大金瓦殿,居全寺中心,藏语称“赛尔顿”,是“金瓦”意思。殿仿照汉式宫殿三檐歇山式的建筑,琉璃砖墙,鎏金铜瓦屋顶,面积456平方米。殿脊正中置有大金顶宝瓶,两旁饰以金轮、金幢、金幢和喷焰龙头兽,殿廊角四各有一个青狮,造型典雅。围绕大金瓦殿,建有弥勒佛殿,大召殿,喜金刚殿等建筑。位于大金瓦殿正前方的是大经堂,是一座具有典型性的藏式平顶建筑,面积1981平方米,平顶上装饰着各式金幢、宝塔、宝瓶、宝伞和金鹿、法轮等。经堂内矗立着108根柱子,上刻优美的图案,外裹彩色藏毯。地面铺有彩色毛毯蒲团,可供2000多喇嘛诵经。塔尔寺不但建筑宏伟,而且还以堆绣、壁画和酥油花闻名于世,被誉为“三绝”。寺内还存有天文、佛经、藏医、藏药等经典,为研究明、清时期青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和艺术,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史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院的建筑,不仅融合了青海“热贡”木刻绘画艺术的精华,汲取了甘肃“河州砖雕”的特色,而且采用了北方“四合院”和青海地方“庄窠”布局的格式,形成了独特的藏汉结合的建筑风格,是我国最大的藏汉结合式的寺院。每年农历一月、四月、六月、九月举行四大法会,云集了藏、蒙、汉等数以万计群众和信徒,前来观瞻和朝拜,成为我国西北地区佛教活动的中心之一,在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享有盛名。每年有不少中外宾客来此参观、避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