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地理百科 > 正文

河口三角洲

  • 日期:2009-08-31 09:37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河流注入海洋或湖泊处,常形成平面上呈三角形的堆积体,称三角洲。入海河流的河口区是指河流与海洋相汇合的河段。这里受河流和海洋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使水流的流向、流速有着复杂的变化。随着涨潮和落潮的变化,在潮流界(涨潮时溯江流所及之处)以下,水流交替改变着流向。在潮流界以上,涨潮时使水位壅高,水面比降减小,流速减慢,发生堆积;落潮时,水位迅速下降,水面比降增大,流速加快,发生冲刷,因而侵蚀与堆积变化较大。通常在潮流影响的范围内,河流因受潮流阻滞,最易形成心滩和江心洲,使河流发生分汊。在河口的口门处,因水流扩散、流速减慢以及咸淡水相遇时引起的絮凝沉积,使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沙坝、浅滩等堆积体。这些堆积体称拦门沙。
     由于各年之间以及年内各季节的来水来沙条件不同,拦门沙的高程和位置也不完全固定。拦门沙的发生和演化,对航运有较大的影响。河口三角洲是在河流和海洋的共同作用下,以河流挟带的丰富泥沙为主,并在河口地区的陆上和相邻的水下形成的堆积体。快速沉积作用是三角洲沉积的基本特征。因此,三角洲沉积体向海方向延伸,形成三角洲平原。三角洲沉积从平面上和剖面上都可以分为三个带。从平面上看,由陆向海依次出现三角洲平原带、三角洲前缘带和前三角洲带。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