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叶林-灰化土
- 日期:2009-07-31 09:23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次
- 字体:[大 中 小]
位于苔原带以南, 47°—50°N以北,包括拉布拉多大部分,阿拉斯加中部以及介于这两个半岛之间的广大地带,同时还沿着加拿大沿海山脉、喀斯喀特山、内华达山、落基山以及阿巴拉契亚山向南延伸。本带水热条件较苔原带丰足,特别是夏季气温已在10℃以上,但冬季仍然漫长寒冷,故形成了以针叶林为主的植被类型。针叶树种的枯枝落叶含盐基少,有机质呈酸性反应;由于湿度大,土壤淋溶作用相当旺盛,表层的盐类甚至铁、锰化合物均被酸性土壤溶液带到底层,土壤剖面明显呈现灰化层、淋溶层和淀积层等层次。这是典型的针叶林土壤——灰化土,土壤结构很差,肥力较低。西部地区,特别是太平洋沿岸,针叶林种属非常丰富,森林高大郁闭。广泛分布的是松属、云杉属、落叶松属等,许多种属与北亚一致。
同时,这里还有许多北美特有种属,如北部沿岸地带的西特卡云杉、巨型金钟柏、道格拉斯黄杉、花旗松、努特卡柏、异叶铁杉等,南部沿岸地带的白杉、糖松、香松;最突出的是高大的红杉和巨杉,高者可达150m,其分布南界几乎达到40°N。在山间高原和落基山地区,适应较干旱的气候条件,以黄松、道格拉斯黄杉等为主。落基山以东地区针叶林的种属与亚欧大陆类似,如广泛分布的落叶松属,同时也拥有一些特有种,如加拿大云杉、美洲落叶松、邦克斯松、树脂冷杉等。针叶林下层,有各种桨果类灌木,如茶藨子、悬钩子、欧洲越桔等,地面还覆盖着地衣、苔藓和蕨类植物。从针叶林带向南,在大陆东部更替为针阔叶混交林带,在大陆中部进入森林草原和草原带,在大陆西部沿岸地带和山间高原地区则分别转入亚热带硬叶常绿林、灌木和干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