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网分布与气候、地形的关系
- 日期:2009-07-28 07:55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次
- 字体:[大 中 小]
非洲的河网分布鲜明地反映各地区雨量的多少。南、北纬10°之间是非洲雨量最丰富地区,这里河网的密度也最大。10°S 与南回归线之间,雨量较赤道两侧地区略少,河网仍然相当密。与此对应的北半球同纬度地区则由于气候干燥,河网非常稀疏,有些地区没有常流河,甚至成为无流区。在地中海气候区内雨水又见增加,出现了一些河流或时令河。非洲的外流区域约占全洲面积的69%,其中大西洋流域面积约占全洲的51%,印度洋流域面积约占全洲的18%。这是因为非洲的高地偏在东侧,濒临印度洋,流入印度洋的大多是发源于这个高地区,使顺地势向东流的河流较短(唯一的例外是赞比西河)。
由于非洲是干燥大陆,内流和无流区域合计约占全洲面积的31%。由于非洲多块状高地和宽广盆地,所以出现许多河流辐散中心和辐聚中心。东非高原范围广、高度大、雨量多,是非洲最大的水系辐散中心:尼罗河水系向北流,扎伊尔河水系向西流,赞比西河的两条重要支流向南流,高原东侧则有许多独立小水系向东流。西非的富塔贾隆高原是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冈比亚河及其他许多小河的源地。因此,这两个高原有“非洲水塔”之称。比耶高原也是一个巨大的辐散中心,它的北侧有流入刚果河(扎伊尔河)的开赛河和宽果河,单独入大西洋的宽扎河和库内内河,南侧流入恩加米湖的奎托河和欧科范果河,以及东侧的赞比西河上游的各支流。处于非洲东南部的马塔贝莱高原也是一个重要的辐散中心:赞比亚河中、下游右侧各支流,林波波河左侧各支流分别发源于其北部和南部;萨韦河则东向流入印度洋;西侧气候较干,仍有一些小河由高原流入马卡里卡里盐沼。其他如喀麦隆山地、包奇高原、阿赞德高原、卡斯金峰等等也都是辐散中心。
位在干燥区的高地,如北非的阿哈加尔高原、提贝斯提高原,南非的达马腊兰高原等,它们的周围都有干涸的河床向四方辐散,表明较现在湿润的过去也都是辐散中心。达尔富尔高原是个能说明这种情况的明显例证。它的西侧面临西南风,获得较多的雨水,因而形成一些向西流注的常流河,南侧雨量较少,仅能供应一些有水期较长的时令河,而东、北两侧气候干燥,时令河的数量和有水期都大大减少,有些地段成为无流区。马达加斯加岛是非洲大陆的缩影,它的纵贯南北、位置偏东的中央高地是一个辐散中心,全岛的大小河流由此四散分流。由于岛的东侧和北部地势高而雨量大,那里的河网最密,而西南部气候较干燥,河网即相对地稀疏。最显著的辐聚中心是刚果盆地。北起阿赞德高原、南到隆达-加丹加高原之间的大小河流都向盆地西部最低洼处汇集而形成非洲最庞大的刚果河水系。
不仅如此,它还通过南侧支流开赛河与宽果河等穿过隆达-加丹加高原而收集比耶高原北部的来水,通过卢阿拉巴河的东侧支流而取得东非高原西缘两个较小的辐聚中心坦噶尼喀湖与基伍湖的水源。10°N 以南的尼罗河上游是一个独特的水系。它包括两个层迭式的辐聚中心。上一层以维多利亚湖盆地为主的辐聚中心,下一层是苏丹南部的尼罗河上游盆地。向这个盆地幅聚的除白尼罗河外,还有东侧的索巴特河,西侧的阿拉伯河以及南侧的、大体与白尼罗河平行的朱尔河和它的许多支流。乍得湖盆地是个巨大的封闭型辐聚中心,它所汇集的地表水现在不,过去也未曾流入海洋。
目前这个盆地的辐聚中心是乍得湖。发源于包奇高原、喀麦隆高原、阿赞德高原及达尔富尔高原倾向盆地一侧的河流都以该湖为尾闾。但在以前气候比较湿润时期,这个盆地的辐聚中心是乍得湖东北的、地势更低的博德累盆地。当时盆地周围诸高原内侧的流水最终都汇集在博德累盆地一带低地区。现在从这些高原通向博德累盆地的干河床以及联系该盆地与乍得湖的干河床都是这一历史事实的遗证。恩加米湖及马卡里卡里盐沼一带是类似的另一辐聚中心。从欧科范果河不能维持一条常年有水的入湖的河道和恩加米湖日益缩小的事实来看,这里正在经历着一次气候干化的过程。尼罗河和尼日尔河的河道,在非洲的水系分布上占有一种独特的地位。它们都有很长的河段流经沙漠,河水水量在那里只有损耗而无补给。
由于它们的上源都在热带多雨区域,有巨大的流量;它们在地形条件的支配下流经沙漠地带,虽然沿途因蒸发、渗漏而失去大量径流,它们仍然能维持一条长年流水的河道而继续奔流。因为它们不是由当地的径流汇聚而成的,只是假道过客,所以称为“客河”。当地的气候条件对这些“客河”的形成没有积极的作用,只有消极的影响。所以单纯用当地的气候条件是不能解释这类水系的存在的。不过它们的水量来自上游地区的雨水,仍然和那里的气候密切关联,因此它们仍然是全流域气候和地形条件配合的结果。奥兰治河与尼罗河非常相似,它也发源于湿润地区,下游经过干燥地区而入海,只是全河及流经干燥区那一段的河道长度短于尼罗河。此外,埃塞俄比亚的阿瓦什河,以及发源于埃塞俄比亚而流入索马里的朱巴河和谢贝利河也是这类“客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