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地理百科 > 正文

北欧台地-山地区

  • 日期:2009-07-25 06:49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本区包括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科拉半岛、芬兰和卡累利,大西洋上的冰岛也包括在本区内。本区的大陆部分在构造上属波罗的地盾和加里东褶皱。这两个不同的地质构造单元从古生代中期开始就连结在一起,经历着共同的地质和地貌过程。除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边缘个别地区外,这里没有志留纪以后的海相地层,说明从那时起就处于陆地状态,长期经受着风化和侵蚀作用。因此到阿尔卑斯运动开始时,全境都是一片低缓的准平原。第三纪时,这里发生程度不同的抬升作用,并且发生断裂和岩浆活动,其中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表现得最为强烈,形成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第四纪时,欧洲大部分地区发生冰川作用,北欧是大陆冰川中心,冰盖最大厚度达 2000m以上。冰川消退后,冰蚀地貌遍布各地,许多地区还有冰碛-冰水地貌。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部,自西南向东北绵延1700km左右。由于西北-东南向和东北-西南向的两组断裂系统的发育,山脉具有块状高原性质。高原面是第三纪以前的准平原面,挪威人称它为“费尔德”(Fjeld或Fjell)。山脉的南部,费尔德地貌发育较好。这里山幅较宽(达600km左右),高度也较大(平均海拔 1200—1400m)在波状起伏的高原面上分布着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山脊。
     在武木冰期时,许多山脊成为冰上峰屹立在冰原之上。特隆赫姆峡湾以北,山脉的高度降低(平均海拔 800m),山幅变窄(200—300km),由于岩性复杂、构造断裂网密布,再加上冰川和流水的侵蚀切割,致使准平原面遭到破坏,地形比较破碎。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的东西坡具有强烈的不对称性。西坡很陡,并以拥有典型的峡湾海岸而闻名于世;东坡与诺尔兰高原相接,坡度较缓,呈阶梯状倾向波的尼亚湾。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最北部是广阔而不高的(300—500m)芬马克高原,在宽广平坦的高原面上,间或有孤山耸立,其高度可达 1000m左右。由此往东是科拉半岛,这是波罗的地盾的最古老部分,许多岩石的年龄都在 30 ×108a以上,由于断裂发育,地面丘状起伏,尤以西部为最,东部比较平缓。
     芬兰和卡累利,以及瑞典的中南部地势较低,大部地区的高度在 100—200m之间。冰岛的地质构造与北欧大陆部分完全不同。这里没有古老岩层,全岛都是由第三纪和第四纪的岩浆岩构成。冰岛的形成与大西洋大洋中脊的产生有关,它是大洋中脊的一部分。在地表形态上,冰岛是一个主要由玄武岩构成的熔岩高原,平原面积很小。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