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矿藏
- 日期:2009-07-21 08:20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次
- 字体:[大 中 小]
1.石油 亚洲石油矿藏与地质构造联系起来可以分为三大储油带。
(1)中部山地、高原两侧储油带 北侧西起大高加索山脉北麓、里海西岸巴库、里海沿岸和恩巴河经伊朗高原北缘、中亚锡尔河、阿姆河上游、费尔干纳盆地,东至我国新疆、甘肃、陕西和四川;南侧西起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波斯湾海底和沿岸、经伊朗高原南缘(伊朗西南部)、印度西北部和恒河下游,东至缅甸西部,并南延到苏门答腊东北部和爪哇北部。本带储油层主要为第三系砂岩及页岩层。
(2)东部边缘山脉内侧、新华夏系沉降带储油带 北起萨哈林岛(库页岛)两侧、经日本北海道西部(石狩)、本州西北部(新潟、秋田)、我国东北、华北、东南沿海、台湾东部,南至加里曼丹东部和西北部。本带储油层主要为中生代湖相地层(如新华夏第二沉降带的大庆、大港、胜利等大油田)和新生代地层。
(3)西伯利亚鄂毕河中、下游储油带:如苏联的秋明油田,主要是中生代白垩系的生产层。亚洲石油储量丰富,居世界首位。根据地质力学的理论,认为石油的生、移、聚、储,主要受地壳运动的制约,新华夏系巨大的凹陷盆地为生物的繁殖和沉积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与盆地相邻的隆起带,又提供了丰富的陆源物质,这样经过长期下沉,生物遗体得以被泥沙一层层掩埋起来,经过一系列生物化学作用转化成石油。事实说明我国是世界上石油储藏非常丰富的国家之一。
2.煤炭 大约在石炭纪和二叠纪,亚洲许多地区地壳时升时降,海水时浸时退,还有许多大小湖泊,气候湿热,植物茂盛,经过千万年地质变化,形成许多最古老煤田,如中亚的喀拉干达、西伯利亚的库兹巴斯和通古斯盆地,我国的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蒙古的东部,朝鲜的三陟和咸兴,印度德干高原东北部等,都以盛产古生代煤而著名。以侏罗纪为主的中生代也是一个成煤时期,如西伯利亚的伊尔库次克盆地、贝加尔湖西北地带、锡霍特山区、布列亚河流域,我国的东北、内蒙古东部、四川盆地、云南东部、浙赣一带,中南半岛的鸿基等地区,都有中生代的大煤田。第三纪的褐煤,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岸,如萨哈林岛(库页岛),日本群岛的北海道西部和九州北部,朝鲜半岛的吉州和明川,大巽他群岛的苏门答腊,南亚的阿萨姆、旁遮普等地;我国东北抚顺第三纪煤田,由于受到熔岩的侵入,使褐煤变质成为烟煤。
3.其他非金属矿 宝石主要产地有斯里兰卡岛、中南半岛、伊朗高原等地;石墨主要产于西伯利亚和斯里兰卡等;云母主要产地在东西伯利亚和印度;石棉主要产地在阿尔泰山、东萨彦岭、小亚细亚;磷灰石主要产地为哈萨克丘陵,我国东部和印度等;硫磺主要产于日本、爪哇等火山活跃地带,由火山喷发的气体升华而成;盐矿主要产于沿海和内陆湖区,如里海东岸的卡腊-博加兹-哥耳湾,系由沙嘴围成,湾水较浅,蒸发旺盛,产盐丰富;土兰平原和费尔干纳盆地,我国内陆和沿海,印度西北部等地区也都有盐矿分布;硼酸盐矿主要产于哈萨克丘陵西部的因杰尔湖北岸,矿床生成于二叠纪的石膏层内,是盐丘顶部的“石膏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