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上的山东半岛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是指胶莱河以东的胶东半岛,西北临渤海,东北和南部临黄海,半岛的西部内陆与华北大平原连接,面积3.4万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半岛。大山东半岛是指从寿光小清河口到日照岚山头的绣针河口以东的部分,覆盖了威海、烟台、青岛、潍坊、日照五市。但考虑到济南、淄博虽然在地理条件上不属于半岛地区,但属于胶东、兰烟铁路沿线的城镇密集地区。再加上国务院关于扩大沿海经济开放区范围的通知中,把济南、青岛、淄博、威海、烟台、潍坊、日照和东营都列为山东沿海经济开放区,左右兼顾,就把8个城市称之为“山东半岛城市群”,总面积7.3万平方千米,人口3897万。
山东半岛城市群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城市群之一。半岛处在我国北方海岸线的中偏南段,北与辽东半岛形成环抱渤海之势,突出在黄海之中,是中国北方延伸向太平洋的前缘,是中国最接近日、韩两个亚洲发达国家的地区,有3100多千米的海岸线,有11个开放港口,具有得天独厚的对外开放条件。进入1990年代以来,山东半岛的经济技术联系有了很大进展,铁路、公路、海运、河运、航空等各种运输设施形成了良好的基础,以青岛-济南为轴线的胶济铁路沿线分布着众多的城市,产业和人口集聚,基本形成了区域城市群所必需的发展条件和地理区位优势。
确立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发展战略,更多的是因为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崛起触动了山东。山东是经济大省,但不是经济强省、经济富省,经济规模全国第三,2002年GDP略低于广东、江苏。但人均水平仅为浙江的70%、广东的78%,位居全国第九,在沿海12个省市中处于落后位置。
如何实现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的目标?《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六大战略。
1.携手韩日是主线
珠三角的崛起有赖于以港澳为方向,以深圳为门户的对外开放;长三角的崛起离不开以上海为中心的对外开放。山东半岛也不例外,由于与韩日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实施以韩日为主要方向的经济国际化战略,构筑半岛城市群面向韩日的“跨国城市走廊”。
2.向城镇集聚人口
山东将从三个层面入手,实施开放型城镇化策略,引导人口向城镇迁移。一是促进本地区内部城镇人口比重的不断提高;二是引导省内跨区流动的人口迁入;三是强化半岛地区往外的辐射影响,促进半岛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中地位的提高。
3.让青岛成为龙头
青岛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城市功能,决定了其适合担当半岛地区的龙头城市,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外向型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体系演化的必然结果。所以,要把青岛培育成半岛城市群的龙头,成为一个国际性大都市,应当以黄岛开发带动青岛发展。此外,半岛城市群不仅要成为山东发展的龙头,还要成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龙头。
4.八大城市要抱团
区域经济协同战略的本质是通过产业协同和空间协同来整合区域发展的资源要素,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应。构建以“四六三”为主体的区域空间结构,即拟建四条主要轴线、六个城市经济区和三个等级中心城市为主体的未来区域经济的空间格局,来促进山东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区域协同发展。
5.区域城市不“瘸腿”
培育都市连绵区为目标的空间发展战略。都市连绵区是高效率的现代城市经济空间组织形式。山东半岛地区发展走廊上的中心城市数量偏少,城市链条中存在明显的“塌陷”环节,对未来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是个重要问题。建议选择一些中间区位城市加以重点发展,形成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
6.良性发展是重点
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山东半岛城市群生态环境敏感区综合评价体系,并结合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压力分析结果,得出“两线、两湾、两区”共六个生态敏感区域,其中有胶济沿线生态敏感区、沿海生态敏感区、莱州湾生态敏感区、胶州湾生态敏感区、黄河三角洲生态敏感区、临淄桓台-广饶-寿光-寒亭-昌邑生态敏感区。
城市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迎接国际产业转移,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打造制造业强省”,是山东今后寻求经济强势的关键所在,也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的关键所在。而面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趋势,山东也将成为北方最具活力的制造业基地。首先,地理区位优势独特。山东半岛位于欧亚大陆东端的中北部,是欧亚大陆桥的东部出海口。山东半岛东望日本和韩国,与日、韩具有良好的承接性;北接辽东半岛,西临京津唐地区,南接长江三角洲,是京津唐地区重要的出海口、中国环黄渤海地区的核心区域,又是环黄渤海经济圈与长江三角洲的交会点,具有较好的地缘优势。其次,产业发展区位优势明显。20世纪90年代。中国实施地区协调发展战略,山东半岛成为中国环黄渤海经济圈发展的核心区域之一,处于中国“T”字形经济宏观布局中的重要发展轴线上。另外,半岛制造业与周边省市在产业布局上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与合理的分工机制。山东半岛在家电、电子产业基础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与东北老工业基地、京津冀地区在产业发展重点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第三,交通区位优势较好。山东公路以密度大、质量好著称,全省公路通车里程7万多千米,其中高速公路超过3000千米。拥有17处沿海开放港口。远洋航线可抵达日本、韩国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60多个港口。有济南、青岛、烟台、威海四个机场,以济南、青岛国际机场为枢纽的空中运输通道日趋完善,目前已开辟国内外航线300多条,其中国际航线16条。
以青岛、烟台、威海为核心的胶东半岛是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领头雁,同时也是承接日韩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山东累计吸收日韩投资122.8亿美元,在已投资的近万家韩资企业和近3000家日资企业当中,中小企业投资比重超过80%。其中,青岛、烟台、威海三市进出口贸易额占全省总量的62.2%,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的68.3%,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省的40.4%。尤其三市与日韩经贸合作好,产业互补性强,具有建立面向日韩的制造业基地很好的优势,目前已经吸引了日本松下、三菱、韩国三星、现代等一大批跨国公司相继落户。
根据日韩产业转移的特点,以及山东半岛各个城市发展的特点,山东省政府确定,山东半岛现代制造业基地将重点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和机械、电子信息及家电、纺织服装、化工和医药、食品五大优势产业群。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