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 > 地理百科 > 正文

世界的冷热干温“四极(2)

  • 日期:2009-05-10 13:56
  • 来源: 互联网
  • 浏览:
  • 字体:[ ]
地处撒哈拉大沙漠的苏只丹瓦斯哈勒法,年平均最小降水量低达2.5毫米,比我国的“干极”还少6.9毫米。但这还不是世界“干极”。南美洲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从1845年到1936上整整九十一年里,没有降过雨;1971年又连续四百多天滴雨未下。所以,那里才是真正的世界“干极”。由于降水稀少,地表水源贫乏,景象荒凉。“雨极”。居于东海之中的台湾,为我国降水最多的省份。
      “雨港”——基隆东南面14公里处的火烧寮,年平均降水量达 6,378毫米(最大曾达8,507毫米),成为我国的“雨极”。1861年,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乞拉朋齐,由于其北面的喜马拉雅山对西南季风从热带海洋带来的湿润气流的阻障抬升作用,一年之中降下了20,447毫米的雨量,首次夺得了世界“雨极”的称号。时隔九十九年以后,就是1960年8月—1961年7月,乞拉朋齐又以26,41.2毫米的降雨量,打破了它自己的记录,从而蝉联了世界“雨极”之冠。
       但从多年平均降雨量来看,乞拉朋齐最近四十年中平均降水量只有 10,818毫米,而夏威夷群岛的考爱岛上的威阿列勒山,从1920—1972 年以来,每年平均降水量为11,684,一年之内就有350 天为雨天,应当取代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